3)第242章 皇上你好吗_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同志的勤奋程度,能卷死各种劳模,除了吃饭,就是工作,每天休息不到三个时辰。

  试想一下,让你每天睡眠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加班,是什么样的感觉?

  都说皇帝是大明最大的地主老财,可是,大家都还在睡觉,人家已经起床干活了。

  大家都已经睡了,人家还在干活。

  这种生活,怕是地主老财家的长工见了,都要自愧不如吧!

  就连堪称铁人的永乐皇帝朱棣,都忍受不了这样加班,但是,废除中书省是老爹的意思,他又不敢恢复,再加上他还要忙着南征北战,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皇帝的秘书团——内阁应运而生。

  相比于中书省所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内阁成立以后,只掌有议政权,而决策权仍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行政权则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朱棣的构想中,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不是权力机构。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仁宣时期,以三杨为首的阁臣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

  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到了正统皇帝朱祁镇继位,三杨作为辅政大臣,带领整个文臣集团开始崛起,按照历史,在成化、弘治年间,内阁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代表。

  然而,自土木堡一战,另一个朱祁镇的到来,打乱了这一切。

  短短两年来,文臣被打压惨重,整个朝廷几乎大换血。

  特别是新政实施之后,各方面人才脱颖而出,他们有的甚至不是读书人,只是某些技艺高超的匠人。

  如此一来,以前的文臣集团算是彻底崩盘。

  朱祁镇思来想去,让自己坐在这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批奏疏,时间久了也不是个办法,且不说累不累的问题,蒸汽机以及其他很多新型科技的实验作坊都离不开自己,须得想个两全之策。

  比如说……扩充内阁?

  保留皇权,将大部分决议权下放到内阁,改造成内阁议会制,是不是就可以减轻皇帝的工作负担?

  但是,如何保证内阁议会的权力一直处于皇权的掌控下,就成了新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曹鼐和张益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况且原来的文臣集团已经瓦解,就算他们有想法,身后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

  于谦就不用说了,完全不需要担心。

  接下来的话,再选三到四个人入阁,组成一个六到七人的议会,干脆把小老弟朱祁钰也放进去,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

  然后定下规矩,这个总理大臣只能由藩王来担任。

  毕竟都是朱家的子孙,维护自己家的江山也能更卖力些……

  远在万里之外的朱祁钰,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安排好了。

  此时,他站在船板上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