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怀旧之旅(5)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群人走在老街上,自然引得老街人为之侧目。也有老街的孩童跟着围观,老先生说当年我也是如此,追着客人的屁股跑。

  离家六十载,儿时的玩伴,已是寥寥无几,李硕唏嘘不已,感叹物是人非。

  站在浙商会馆前,红墙依旧,李硕说:“尽管看了碟片,但会馆还保存得这么完好,实在有些难以想象。”

  不是没有惊险,破四旧时,有红卫兵小将欲将关圣殿、浙商会馆、江西会馆当作“四旧”付之一炬,老街人拼死捍卫,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哪里是什么四旧。解放后留在老街的人,不是码头工人,就是船工,属无产阶级,老街人全街总动员,船桨、锄头在手,红卫兵小将一看来势汹汹,不好惹,赶忙溜之大吉,这一片古建筑才免遭浩劫,得以保存下来。

  李硕感慨万千:“谢谢乡里乡亲了。”

  李家富甲一方,在浙江也有祖屋,依山傍水,颇有规模,文革期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付之一炬,只留下几间杂屋偏房,尽管后来李家各支照原样对祖屋进行了重建,但李硕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李硕说现在站在浙商会馆前,我知道浙江那边的祖屋少了什么,那就是人味,月是故乡明,屋则是越旧越亲。

  李硕对范李惠冉说:“对于我们这一支来说,浙商会馆才是我们这一支的发源地。”

  李硕进得会馆,在会馆的前厅虔诚地三叩首:“祖先庇佑,我回来了。”

  杨志远这才知道,李硕之所以选在九月回老街,是因为当年他就是在九月离开的。这么安排,很有深意。

  这次是李硕的怀旧之旅,李硕一间一间地逛,喃喃自语,这是我姆妈住的房间,我就是在这间房里出生的。这是我的卧室,惠冉你看看,我当年睡的床还在。杨志远注意到这是一张木雕大床,游龙戏凤,精雕细琢,之所以保留下来,就在于此。李硕在床沿边坐了下来,轻抚床沿:看看,这个烧印,是当年我不小心打翻油灯烧的,还好姆妈发现了,要不然就没有现在的李硕这一支了。

  在后院的那垛青砖堆砌的墙前,李硕手扶墙体,好半天没说话,他默默地凭吊过往。伊人已逝,唯有青墙依旧。

  晚饭是在后院的望江楼的五楼吃的。都是些会通最平常不过的小碟小菜。

  是杨志远特意如此安排的。

  知道老先生要来,舒韶华知道杨志远对此重视,特意把老先生的安排表拿来交与杨志远审阅。杨志远一看第一天的晚宴,安排在合泰宾馆,微微一笑,划掉,重新安排。在哪?就在浙商会馆后院的望江楼!

  舒韶华说:“这行吗?那里面可是什么都没有?灶台是有,锅碗瓢盆全无,有些棘手。”

  “什么都没有,没关系,从外面炒好菜端进去就是。”杨志远想了想,说,“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