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至之后不久,就进了腊月。

  在腊月初八这天,明远喝到了寺庙之中熬煮的“七宝粥”和“五味粥”1,心想,这便是后世的腊八粥了。

  当然这腊八粥并不完全是“免费”的,汴京城中的各家寺庙在向信众与路人分发腊八粥的时候,同时也会化缘下一年上元节灯会的香油钱。

  募捐通常是明远最不喜欢的“金钱交易”方式。按照试验方制定的规则,他是不能在“非等价交换”的前提下将钱花出去的。

  但这次对明远来说毫无问题:他只要声称,这些美味的腊八粥给自己带来了“愉悦”与“满足”,1127就只能同意他把大把的钱钞当做“等价交换”,捐给寺庙。

  毕竟“愉悦”与“满足”,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腊八之后,汴京百姓人人忙年,明远的朋友们也不例外。苏轼、蔡卞、贺铸……这些公务员朋友们为了赶在衙门封印之前把大部分公务都处理完,天天加班加点;薛绍彭和种师中在为了国子监的考试而奋力冲刺;而李格非等人则大多返乡,祭祖过年。

  明远:这些与千百年后他本时空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嘛!

  但如此一来,明远的日子就显得格外清闲,他甚至有空在自己家中,燃一炉清香,再泡一壶茗茶,顺手将这些日子里收集的各色古董文玩和书画好好整理,让1127帮忙留个档什么的。

  忽听外面脚步声急促,明远的客厅外出现薛绍彭的身影。

  “道祖兄考完了?”

  明远只要看到薛绍彭那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就知道国子监终于放大假了。

  “是呀!”

  薛绍彭往明远花厅中的躺床2上一摊,手脚支开,摆出一个标准的“大”字形。

  明远:怎么现在都和种师中小朋友一个德性了?

  只见这位薛大衙内深吸一口气,忽然间鼻翼扇动,似乎是闻到了什么,连忙翻身坐起,四处看看,终于见到了明远桌案上一只小香炉。香炉中青烟袅袅,室内那种清雅幽淡的速沉香味正是来源于此。

  “远之,你终于把它带到汴京城里啦!”

  薛绍彭又惊又喜。

  此刻在这只小香炉里轻快燃烧着的,正是一种以煤粉混合着香料一起制成的梅花形香块。

  去年元日,明远就曾经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薛绍彭。当时薛绍彭爱不释手。

  但前一阵子他刚来汴京没多久,就被家人“押送”去国子监读书了,随身没有带够熏香用的物事,平日里最喜欢焚香的薛绍彭因此感觉,在国子监日子,好像又难熬了几分。

  明远点点头,笑着说:“刚来京城时,在各香行里一逛,发现京里人都喜欢自己‘合香’,便以为这种梅花香饼不会有什么市场。但现在看起来,也卖得不错。”

  这种用模子压成梅花形状的香饼,是山阳炭厂的副产品——制作蜂窝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