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十二丈一通大骂。

  因为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实在是有悖于传统道德观念,是一种“为富不仁”的体现。

  但若不能如此,破除就有观念,逐渐建立“私有产权”的意识,明远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其它更好的切入点。

  但事实上,北宋社会对于儒家经典的诠释,造成了整个社会中每个人的自我抑制和对人谦恕,这确实是美德,但也妨害了人们对于合理权益的争取,可能令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更加可能让那些表面谦恭礼让,背地里却见钱眼开的人钻了空子。

  所以明远要做的,并不只是希望官府能出面鼓励私人筑路,令筑路能得到回报。

  更重要的意义是,“合理利益”这件事,应该能被光明正大地说出来。

  现在明远在赌的就是,王雱能够出于对于他的了解和信任,把这个建议转达给王安石。而王安石能够借助其超脱于时代的眼光,看清他这个提议的本意,能够让这项建议偷偷摸摸地混在一众新法中予以出台,在尽可能少受攻讦的情况下收到回报,并慢慢地改变社会观念。

  王雱坐在明远对面,皱着眉头冥思苦想,看样子应该是把二十多年所学的经义都在脑海里温习了一遍,实在是没觉得明远这项建议符合儒家大义——但要说它哪里不对,又偏偏说不出来。

  最终王雱冒出一句:“行走在这道路上就要收费……实在是难以接受啊!”

  岂料明远冲他灿烂一笑:“但朝廷征收路税却是可以接受的?”

  如今商路货物运输,每过一个州县就要缴纳货物价值2的路税。这在明远看来,等同于朝廷负责修缮道路,并维护道路附近的治安。因此路过的商旅提交一定数量的税金作为回报。

  这样一说,王雱的脸就红了。

  只许朝廷征收路税,却不许民间为耗费巨资,辛苦营建的道路受“使用费”,这样听起来,着实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远之,你的意思我已完全明了。我会代为向大人转达……”

  王雱看向明远的眼神,却像是在说:请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过了两三日,王安石那边的讨论结果出炉。王雱不无遗憾地来找明远。

  “远之,大人那里,因你的建议,出现了两派意见,谁也无法说服谁……”

  明远的眼光一溜,王雱赶紧坐正了身体,用眼神表示:我绝对是站在你这边的。

  “……大人因此有了一项折中的提议。允许私人筑路,也允许按照远之说的,收取道路‘使用费’,但前提是远之要能将沿路所有的土地买下。”

  也就是说,明远修筑的整条道路完全是在自家土地上,那么只要他按时交税,他在自己的土地上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明远一时怔住,随后差点想要捧腹大笑。

  这个结果,对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