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十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有几个月,他试遍了这个时代各种昂贵的衣料:绢、绸、绫、罗、麻……就是没有棉布。

  棉布在现代太普通了,普通到人们容易忽视它的优点。

  但明远有所比较,当然很清楚,棉布比起其它织物的优点:细密、牢固、耐磨、不易变形、吸湿透气……

  穿惯了纯棉衣物,再陡然来到一个这种衣料还完全不存在的时空,说实话明远确实硬着头皮适应了一阵。

  如今他都已适应了,却又让他找到了这种布料。

  但时代不同,棉布比起现代又少了一项“优点”:它一点儿也不便宜!

  “明小郎君,这吉贝布因为产地路途遥远,运费不菲,一路上又经过无数税卡,到得这里,价格便奇贵,小店里总共也没有多少。但您要是买得多,小人可以做主,给您800文一匹的优惠价……”

  谁知明远回过头,冲李掌柜扬起嘴角,笑道:“一贯一匹,贵店有多少?我全要了。”

  李掌柜惊得目瞪口呆。

  他竟然有些怀疑明远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

  这些朴朴素素的吉贝布就都放在光辉灿烂的蜀锦旁边——而这两样竟然是同样的价钱?

  “掌柜的再帮我向运这布匹来的人带个话,就说这种布往后有多少我要多少。对了……”

  明远又想起一事:“如果有那木棉结出的……棉桃儿,可否也请掌柜帮忙进一些货,我会照单全收……最好能在冬天之前送到。”

  棉絮、棉衣、棉被……明远早就想有了。

  在过去的那个冬天里,他身上御寒的衣物,就是塞了一层薄薄丝绵的夹衣,外面再裹上各种皮草,晚上睡觉也是隔着衣物裹一层羊毛毡子睡,一时竟让他想念起塞着棉絮的棉被和棉服,甚至想念起弹棉花的嘣嘣声。

  听明远说得大方,李掌柜已经惊呆了。

  “是是,我这就说与几户相熟的商旅知道,托他们带点儿棉……棉桃。”

  明远却还在补充:“对了,还有木棉的种子,另外还有黎人用来纺线的工具……最好也都能带来陕西。”

  明远猜测:现在的木棉和吉贝布虽然贵,但多半是因为还未大范围引种的结果。然而在他印象中,祖国的大西北,可绝对是一片种棉花的好地方啊。

  另外还有个可能是中原人们还不知道如何处理棉籽,将棉桃纺成棉线。毕竟要到了元代,黄道婆才会从海南返回,把属于黎人的技术带回松江一带。

  “好的!好的!好的!……”

  他一边说,李掌柜一边点头,一边记下。

  对于明远说的那些,李掌柜刚开始有点不信,心想明远这小孩懂些什么?后来转念一想,不对,明家小郎君一向懂行,一向眼光独到,每次挑选布料绸缎,一眼就能挑中铺子里最昂贵的。

  就好比这次,这些吉贝布看起来平平无奇,谁能想到它们竟然和蜀锦是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