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中不发。

  赵顼的态度很明确:都还不确定这项法令是不是一定要颁布天下,赶着弹劾做什么。

  唐坰继续努力上弹章:王安石就是有问题,公路收费这种事,只要想一想就是有问题!

  但是官家不再理会他的弹章,唐坰只能换其它招数。

  他开始研究,这世上,究竟是什么人,竟有能耐,独力出钱修一条从汴京到山阳镇的道路。

  按照王安石的说法,整项工程需要耗费六十万贯。

  能够一下子掏出六十万贯的人,可不多啊!

  于是,唐坰乔装改扮,装成个普通儒生,骑着一头毛驴,跑到山阳镇,亲自打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打探到:已经修建了山阳镇内各处道路,并准备在山阳镇到汴京城之间门修筑道路的人,是一位年纪轻轻未及冠的小郎君,姓明,名字似乎叫做明远。

  唐坰听闻此事,眉头顿时一皱,发现了“盲点”:未及冠的小郎君,怎么可能身负六十万贯的巨款?

  他马上兴冲冲地赶去开封府告状,说正准备修筑“汴京-山阳”公路的明郎君“年少多金”,这事存疑。

  他的指责被新任开封府推官不动声色地挡回来:“唐御史,我们这里是衙门,治下都是百姓。不像你们御史台,可以风闻奏事。我们这里,告状至少还是要讲点证据的。”

  唐坰怒极了,道:“怎么去了一个苏子瞻,开封府里还是这么冥顽不灵,一个个都不说人话?”

  开封府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吏和衙役,闻言一起给他翻个白眼。

  唐坰哪里也没讨着好去,留到傍晚,天都快黑了,才回到自家。

  回到家中就受到浑家责备:“怎么这时才回来?今日让你去朱家桥炭行买些煤球回来的呢?若不是我往隔壁那里借了几个,今天晚上一家老小就都要饿肚子。”

  唐家是著名的台谏之家,但唐家人都是重名不重利。

  唐坰自己只想着一路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却从未想过要为妻子多挣点嚼用。妻子嘱咐他买炭,他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正能向左邻右舍借到,干嘛要浪费他唐坰的辰光。

  唐妻见到唐坰这么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气得不打一处来,抄起一把火镰,就向唐坰挥去。

  “让你不理家计!让你不给家里买煤球!”

  唐坰衣上立刻多出两道黑乎乎的火镰印子,大“囧”之下,一面避一面求饶。

  唐妻兀自气咻咻地骂道:“朱家桥炭行出的煤球好用,你却不买;之前高家炭行发卖的那些劣炭,你买了一堆堆在家里……”

  想想去冬今春家里用着劣炭的那些苦日子,唐妻便气不打一处来。

  “你这御史,可以风闻奏事的,高家卖劣炭,你却又怎地不弹劾?”

  唐坰顿时叫屈,他本来已经弹劾了。

  但是高太后是官家的生身母亲,官家还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