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千万贯【加更】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真”现在避讳改名叫做“女直”了都不知道吗?

  看来,这高丽使臣在礼仪上确实差了一点,需要好好补一补课。

  明远很果断地摇头:“就要耽罗的马!”

  不是济州出产的马不要!

  他之所以想要进口马匹,自然是大宋军中需要。

  但这不能是来自女真的马匹。女真现在只是一群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游牧民族。明远现在的想法是,避免一切可能给女真人带来变化的行动。

  因此他不打算进口女真马匹,从而向女真输出真金白银或者是生铁。

  总之一切为女真输血的行为都最好避免。

  再者,也避免直接挑衅辽人。大宋把手伸那么长,伸到辽国的后院,那辽人还有不跳脚的份儿吗?

  第三个原因,明远曾经与王雱和苏轼分别讨论过——关于新党推出的“保马法”,明远与苏轼都认为弊端颇多。可是明远通过与种建中等人的相处,又很能理解,大宋为了边境防御,实在是太需要良马了。

  “保马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官办养马场饲养的马匹交给民间代为饲养。这样就避免了官办养马场的积弊。

  但确实又给民间带来了负担——因为大宋缺乏适合养马的马场,从民间的牲畜栏里养出来的马匹,当做运输用的挽马还可以,但绝不是种建中等大宋将士最需要的雄健战马。

  在“保马法”下,平民百姓若是没能将战马养好,养病甚至是养死马匹者,是要受罚的,罚没家产、杖责、枷号……都有可能。

  所以苏轼相当反感“保马法”,认为这是扰民。

  但是“反感”并不解决大宋军中缺马的问题。

  因此明远才会动起高丽人的脑筋——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养,而不是直接买马呢?

  国际贸易不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吗?双方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时候,国际贸易就是有利可图的。

  高丽人的“比较优势”,在明远看来,也就是良马。

  至于开展互市以后,高丽人会不会偷偷向女真人进口马匹,运到济州岛“镀一下金”,就像后世要把大闸蟹放到阳澄湖里泡一下那样——明远可就先不管那么多了。宋人这边,反正就只咬死了只买耽罗马。

  “若是能成,我可以向两位担保,此去我国都城朝贡,必能一帆风顺,见到天子,也必能得到丰厚赏赐——”

  明远心说:反正赵顼见到任何外国使臣,都会大手一挥,给予“丰厚”赏赐。且在宋人眼中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赏赐,到了高丽人眼中,也绝对会是丰厚的了。

  “那苏公那里——”

  王彬第一次期期艾艾地开口。

  作为正使,王彬显然比金世祯更要着急。但是他的汉话带有很明显的高丽口音,说起来也不那么自信。

  “放心——”

  明远脸上堆满了笑容,口中却是在放狠话:“只要两位心中清楚,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