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得体型极小,可以随身携带。结果真做出来了。”

  “它需要每六个时辰上一次发条,”明远轻声指点蔡京将那怀表翻过来,看见上“发条”的结构,“就可以保证计时准确。”

  “当然了,最好每天也能将它与大自鸣钟的报时核对一下,就更万无一失了。”

  “这样一来,每天就算是我们出门在外,也可以用这件东西来确定时辰。”

  明远笑着解释完,众人看向蔡京的眼神又有不同。

  这么有用的东西,刚刚制出,明远就把东西先送给了蔡京。

  苏轼当然明白——明远这是为了还蔡京上次仗义帮忙,惩治“骗保”船东的人情。

  但他还是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蔡京手中的怀表,随口相询“远之,这新制的怀表,只有这一枚吗?”

  “当然不是!”明远笑着回答。

  苏轼顿时大喜。而蔡京则转头看向明远,仿佛头上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明远笑笑“刚才是为了吊一吊众位的胃口。但其实……各位友人也都有份。”

  明远冲候在望湖楼二楼阶梯旁的长随挥了挥手,那名长随立即转身下楼,却捧了七八个匣子上来。

  明远亲自接了,将每个匣子送至与座的各人手中了,一边送一边道“各位都有,各位都有——”

  众人接入手中,纷纷打卡匣子查看,取出放在里面的怀表;又都按照明远所示范的,将时针与望湖楼里的座钟校对一次,然后上紧发条,便令表面上银色指针开始匀速转动,并且发出轻微而细密的“哒哒”声。

  “只不过各位手中怀表的花色各有不同。都是小弟揣摩各位的爱好专门定制的。”

  明远便随口介绍起赠给各人的怀表——给蔡京的自然是“金玉其外”,什么材料贵就用什么;给苏轼的则是浑然天成,用到的装饰越少越好;赠给沈括的那枚,表壳上没有与十二时辰对照的小字,毕竟沈括早已熟悉了24小时计时法……

  一时间席上众人的注意力还都在怀表上,忽听“叮铃铃”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众人左顾右盼,才发现那声音是从种师中手中那枚怀表处传来的。

  明远微笑着解释“需要上学的学子们最好能配备一枚有‘闹铃’功能的怀表。到早上要起床的时候铃声自响,能将人唤起,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上学会迟到了。”

  满座中还需要上学的,就只有种师中和宗泽这两位。

  两个小朋友手中托着明远赠送的这一份礼物,相互看看,宗泽脸一红,而种师中的笑容变得有些尴尬。

  明远则抱着双臂看着他们两位发笑难道我会不知道你们有时会错过府学的课程,而“睡过头”就只是借口吗?

  “远之,苏子容那里……”

  苏轼出声提醒明远。

  苏子容就是苏颂。如果没有苏颂干脆地贡献出了他设计的擒纵结构,也就不会有今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