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地点。

  现在看来这样的方法根本行不通,蔡京认为,为今之计,就只有老老实实用最笨的办法,花最多的人工和最长的时间门,建一道极长的水中堰道,才能在合适的位置将海潮挡住。

  如今蔡京主持此项工程,那便事关蔡京的名誉,和他一族人的福祉。蔡京自然是选取了最为稳妥的方案,哪怕付出会更大些。

  “70万贯是在数年间门要的,并非一次性需要……远之说得对,刚才京……确实是太着急了些,失态了。”

  明远的态度令蔡京渐渐冷静下来。

  一次性筹集70万贯和分次筹集,差别还是很大的。

  “元长兄可曾想过,这钱应当从何而来?”

  蔡京双手一摊,道:“前日里刚与乡里联系过。之前两次修筑,都是向乡里大户筹款。可是已经失败了两次,如今大户都很有些疑虑,要他们再掏出一笔不菲的费用,也有点……强人所难。”

  明远理解地点点头。

  “元长兄可曾想到过,修筑木兰陂的费用,将来可以用未来因木兰陂而改良的万顷良田的出产来支付?”

  蔡京闻言略有讶色:“你是说……用未来的钱来支付现在的工程?”

  “这……这怎么行?”

  蔡京是个绝顶的聪明人,但此刻也被明远用话给绕住了,他磕磕巴巴地说:“延请工人、购买石料……这些都是现在就要付的……用,用未来的钱……”

  但是蔡京一边说,一边能够感受到心里有什么,朦朦胧胧的,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但是就是蒙了一层窗户纸,始终捅不破,无法看清它的全貌。

  明远的双眼却紧盯着蔡京,不放过他任何一点表情变化。

  当蔡京眼神中出现既迷茫又求助的神色时,明远觉得火候到了,才缓缓点头,道:“是的,元长兄。我们可以今日先举债,用木兰陂未来换回的收入来还钱。”

  “我们可以发行一道‘建设债券’。”

  “建设债券?”

  蔡京望着明远,只木楞了两秒,他的眼神忽然变得清明,随即透露出狂喜——

  “远之的意思是,我现在先向乡里举债,并承诺他们,等到木兰陂修好,就用换来良田的收成偿还债务。这些钱先借到手,就可以用来修筑木兰陂……”

  “他们当然会有迟疑……对了,我还应该承诺他们利钱,待到偿还的时候,连本带利一起偿还……对,这利钱完全可以按‘青苗贷’的利息来算。”

  明远在心里喟叹:这真是个聪明人啊。

  在现代人司空见惯的债券,在一千年前的历史上还不见踪影。

  但是蔡京只凭明远的口头形容,瞬间门就明白了其中的全部原理。

  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偏偏要一味追求名利?

  “可是……”

  蔡京随即又皱起眉头。

  “按照京现在的估算,这木兰陂能够荡涤土地中的盐卤,使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