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就如福州与泉州两地,您的保险生意一经推出,让他们看到了效果,就立即想要学着做起。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像您这样雄厚的本金。”

  “前两天我还收到以前同行的信件,向问您有没有兴趣与他们的‘海商联合会’合作的。”

  明远顿时笑道:“当然想,多多益善!”如果他能够把福州与泉州两地也纳入他保险业务的版图……

  那边戴朋兴不等明远做完白日梦,立即提笔,开始给他那几个旧日同行写回信。

  这时沈括匆匆忙忙地从茶馆门外走进来,满头都是汗珠。

  明远连忙递了一块手巾过去,又招呼了茶馆的女掌柜,请她送一碗解暑的饮子过来。

  沈括却似乎对天气的暑热浑然不觉。

  他坐下来,盯着明远看了半日,突然冒出一句:“占城稻!”

  明远一惊:“占城稻怎么了?”

  上次史尚随船带回了占城稻的稻种与橡胶。橡胶送去了军器监,为火器做防水材料去了;占城稻的稻种则送去了府学下挂靠的“农学社”。

  前两日听苏轼说起,“农学社”也邀请了沈括去做顾问——毕竟沈括在农田水利方面是重要的专家。

  沈括接着说:“占城稻的产量……太过惊人!”

  明远这才放了心,心想着真是吓了他一大跳啊。

  随即就见沈括突然苦了脸,道:“只是两浙路有些稻病,这占城稻还不大适应,唉,若是没有这些稻病该多好啊!”

  至此,明远终于完全明白了沈括为什么会这样忽喜忽愁:

  在农学社的“试种”实验中,占城稻发挥出了极强的潜力,然而却未能适应两浙一带的某些病虫害。因此比不过某些在本地生长的抗病稻种——这令沈括有喜有愁,纠结异常。

  明远装作沉思了很久,小心翼翼地问沈括:“如果将占城稻的稻种,与本地稻种‘杂交’呢?”

  “杂交?”

  沈括一时没能明白明远的意思。

  明远只能解释:“将占城稻和本地稻种放在一起,让……让它们共同繁育出下一代……”

  沈括嗖的一声站起来,转身就要离开海事茶馆——这时候戴娘子的饮子都还未送到。

  还没等明远劝他回来,沈括突然又转身坐下,说:“那岂不是要等明年才能尝试了?”

  明远摇头笑道:“不一定……史尚将这稻种带回来的时候曾经提过,南方种水稻都是一年两熟,甚至有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三熟的。”

  他冲茶馆外望望:“我看杭州眼下地气温暖,也许这两熟,也是能做得到的呢?”

  沈括又是“啊”的一声,直接起身,这回是真转身走了,直接走出门外。

  而这时戴娘子刚刚将饮子送来,只能与明远面面相觑。

  “师兄啊!”

  不知什么时候,种师中也来到了茶馆里,在明远身边闷闷地坐下。

  明远只得将原本给沈括准备的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