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放眼全世界都一样的器型,绝对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出错的。

  “等下次韩兄再来中华时,再与劳兄敲定具体生产哪种复杂器型也不迟。”

  说一千道一万,万一这批青花大瓷盘滞销了,明远也可以自己买下来,送到朱家桥瓦子去,当成“周边”贩卖。

  劳忠实不谙商事,而且明远是他的同胞,这时自然信明远多过信韩慕华。

  韩慕华却望着明远暗恨,知道很快就会有和自己一样的大食商人来和自己竞争。但只要想象一下这颜色清丽绝俗,图案精美绝伦的瓷器将会受到怎样的追捧,韩慕华便也只能将这口气赶紧咽下去,在脸上堆满笑容,道“同意!窝同意!”

  于是,这笔生意水到渠成,双方订立契约,由韩慕华交给劳忠实一定数量的苏麻离青作为定金,并约定了明年春天在杭州交货。

  “劳兄,要辛苦您了,要一笔一笔地画那么多瓷盘。”

  待交易完全尘埃落定,明远笑嘻嘻地祝贺劳忠实。

  劳忠实却老实巴交地回答“不,不用全我自己画,我们那儿能画的人很多,家家户户都有能画上一两笔的儿郎,我这真不算什么!”

  明远笑容更盛,心想这真是难怪日后景德镇能够成为赫赫有名的瓷都,看起来人才储备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那!

  这样看来,他在凤凰山,或者干脆直接在景德镇专门建一个生产“宋青花瓷”的窑厂,应当是不会有任何困难的。

  不过,明远还是得先向自己证明一件事——苏轼那里。

  他需要苏轼来帮助他证明,青花瓷完全能够适合北宋人的喜好与品位,既能配合士大夫的身份与趣味,也适用于百姓们的日常审美。

  杭州府那里,如今府学的学子们即将迎来府试的日子,因此不得不放下令人兴致盎然的社团活动,告别精彩激烈的蹴鞠联赛,积极备考。

  秦观与宗泽两人都在杭州府应试。种师中学籍不在本地,而他本人也对科举考试并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因为苏轼希望他能够去“检验检验经义水平”,于是这小孩就也一起被打包,塞进杭州府的府试里去了。

  而苏轼奉命主持这场秋试,另外还要监督之后的阅卷工作。

  与后世各种各样的考试一样,苏轼为此得在杭州城外的“望海楼”待上好多天。

  所以明远得赶在府试之前,赶去见苏轼,才能赶上给苏轼送那一份中秋“厚礼”——

  于是,明远带着劳忠实制出的另一枚“青花大瓷盘”,在苏轼“闭关”之前去见了这位杭州府府试的主考官。

  这是一只青花山水瓷盘。

  瓷盘正中是一副山水图景,可见山林幽邃,水涧潺潺,崎岖的山路上正好可见樵夫担着柴薪跋涉。

  苏轼一见这枚山水瓷盘,先是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然后伸手捂住心口,做出夸张的表情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