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亿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值,以左右望而罔市利1。”

  说着,那读报人也找到了释义,赶紧道:“是啊……就是孟、孟公说的。它、它好像是说……站在集市高处,也就是垄上,向下看着操纵贸易,所以是商人把持独占利益的意思……”

  旁听的众人同时开始佩服蔡京:“还是这位官人懂得多。”

  蔡京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扬了扬下巴,示意那名读报人赶紧将报上的内容读下去。

  于是,读报人结结巴巴地继续将文章念完,大意不过是朝廷为了打击大豪商垄断利益吃独食,因此特别设了市易司。

  市易司的官员会从外来客商手中将货物平价买来,然后再加极少的一分利润,在汴京市场上出售。这样老百姓就会跳开那些汴京的行会和大商人,从市易司手中买到非常实惠的货物。

  蔡京在旁并无什么表情,只是他也没有想到,《汴梁日报》竟然会选择这种方式,将新法这么重要的内容向普通汴京百姓宣讲,务求他们能够懂得朝廷的目的。

  或许明远以前就这样做过,但是他蔡京对此向来不能苟同——蔡京从不认为民意应当左右朝政。

  读报人话音一落,这“洗面汤”的小店里,人们已经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

  “我听着报上的意思:那垄断,便是市面上只有一家商人有货,所出售的又是咱们日常必须的,那么这奸商自然可以想定多高的价,就定多高的价!”

  “对,囤……囤积居奇!”

  终于有个有些文采的把这个略难的成语说出来了,但其他人似乎对“囤积居奇”的意思还似懂非懂。

  “不止定更贵的价格,还能把品质不好的东西卖给咱们!”

  有人补充。

  “对对对——”

  这句话似乎立即勾起了相当不美妙的回忆。

  “有一年,城里卖那石炭做的蜂窝煤……”

  “对,就是这件事!我气得不行,买来的煤特别特别劣!”

  时隔年余,这说话的人竟然再次气红了脸。

  “但我记得它好像后来是降价了。”

  “洗面汤”的伙计陷入沉思。

  “我记得这事儿——当时要不是山阳炭厂的炭进来,它怎样也不会降价啊!”

  “山阳炭厂……”

  蔡京在心中“哦”了一声,心想:是明远啊!

  “对,这正是刚刚报纸上讲的,是‘竞争’与‘垄断’的差别。有两家商户同时出售一样的物品,大家自然都愿意去买那价廉物美的。所以商户们才会尽量发卖价廉物美的东西。”

  “但如果市面上就只有那几家大商户,结果他们还联起手来坑咱们百姓,故意卖那又贵又不好的,这时候没人治得了他们,就只能靠官家新设的‘市易司’了。”

  听到这里,“洗面汤”的小店里一片赞叹。

  “还是官家体恤咱们百姓啊!”

  “也就是王相公,才能想出这样妙的办法。”

  蔡京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