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 亿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他付出努力,为这个时代做出了很多改变,但从现在的情势看来,冥冥中历史似乎兜了一个圈子,又重回原来的轨迹。

  隔了几日,朝堂上议论了明远所倡议的在河北修路之事。

  明远作为“首倡者”,竟有机会跻身勤政殿,旁听群臣议论。

  一场“精彩”辩论听下来,明远的结论是:宏观层面阻力太大。

  朝堂上对修“收费公路”这件事已经没有多少反对意见。但在河北修路这事,在朝堂上竟争执不下。有担忧工程太大,劳民伤财的,也有担忧一旦道路通畅,辽人骑兵面前便是大道坦途,能够一鼓而下,直逼汴京。

  明远:没有公路,金人后来不也照样直逼汴京?

  ——自己菜犯不着去怪道路嘛!

  但既然宏观层面有如此大的阻力,明远就干脆去选择做微观的事。

  在道路修筑方面,他放弃了在河北筑路,而是努力争取“汴京-洛阳”高速公路的修建。

  如果这条道路能够建成,从汴京去京兆府的路程能够缩短五天。届时无论是寻常货物还是军需,都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

  而且明远提出此项倡议之后,《洛阳日报》上也刊载了此事,为明远争取到了西京洛阳商贾的大力支持——毕竟是对自家生意有力的事,洛阳的商人没理由不为此摇旗呐喊。

  于是,“汴京-洛阳”高速公路的修建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规划与买地的工作马上开始进行。看情形,今冬明春时候就可以破土动工。

  明远心想:要是明年春季大旱时,真的有流民南下,至少还有“汴京-洛阳”公路这项大型基建工程在这里顶着,可以吸纳一部分流民,以工代赈。

  至于北方,明远也是从微观着手。他投资了一间货运车辆厂,专门制造六轮的厢式加长货运马车,由两匹马同拉。

  这种车辆加装了弹簧,车轮在铁铸的框架基础上安装橡胶轮胎。这些设计大大减小了车辆的颠簸,令北方的商人能够在普通官道上运输大量的货物。

  但“高速公路”所享有的那些方便快捷和税收上简便手续,北方的商人就享受不到了。

  明远暂时也管不了这些,决定就让那些商人去眼红去吧。到真的忍不了的时候,这些商人自会想办法,去游说朝中官员。

  做完这些准备之后,明远所采购的大批南方货物,就先装船运过黄河,然后被装上这些厢式家常货运马车,沿着官道,向北方而去。

  北方官道上,税吏还是按照老规矩,检查每一辆货车所携带的货物,征收过税。

  这天秋阳正好,大名府下辖州县的一名税吏伸手拦下了一队这样的货车。

  这名税吏姓陈,行九,三十多岁,旁人都叫他陈九。

  拦下货车之后,陈九依例检查货车主携带的各种文书,与货物数量核对,并且按照货物的价值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