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百万贯【第九更】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笑,连连拍手称好,表现得没心没肺。

  明远:……敢情我还不如一位手艺出众厨娘?

  拜别师友后他便独自回到长安城,处理名下的两件生意。

  刻印坊那边,每日固定承接“小广告”业务。

  因有豆腐坊、绸缎店等商家的“成功先例”在,刻印坊的小广告很是红火。毛利基本上能够抵偿各种开销和工匠们的工钱。

  当年罗寿说的“这买卖不赚钱”的断言算是彻底被打破了。

  甚至有别家看着羡慕,想要效仿的,却发现他们怎么也没法儿像明家刻印坊这样,在一天之内就制出雕版,开工印刷的。

  明远去刻印坊看时,发现那里的工匠们已经将“七巧板”式的“活板”印刷术使用得很好。但工匠们对于将来是用“铜活字”还是“泥活字”印刷术还有争论,正在探索。

  明远:不着急,慢慢探索就好。

  煤炭加工厂这边,“蜂窝煤”生意在经过了冬季的大红大紫之后,终于开始显得清闲。毕竟长安市民的取暖需求降低了不少。

  但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蜂窝煤销量还会保持稳定,或许还会稳中有升。毕竟长安城中的老生火做饭的需求是永远在那里的。而且城中不少酒肆饭铺意识到了这种燃料于烹饪一道的好处,“大宗采购”正在稳步上升。

  明远回到长安,却拜托炭行,别出心裁地开展了一项有偿“回收煤渣”的活动。

  煤渣就是蜂窝煤烧完之后的残余物。明远通知长安城中的炭行,打算以两文钱十斤的价格,回购煤渣。

  这消息一出,整个长安城都动起来了。

  刚刚过去的冬天里,谁家没烧过蜂窝煤,谁家没烧出过煤渣?这东西搁在墙根也是搁着,送去炭行竟然还能换钱。

  一时间炭行收到的煤渣,比每天能卖出去的蜂窝煤还多。

  明远将这些煤渣收到之后,指挥工人用碾子将煤渣碾碎,筛成不同颗粒度的“筛土”,卖给专门烧制砖块的砖窑,用来制砖。

  砖作匠人王老汉顿时舒了一口气,他为长安城里各家各户盘炕,烧砖的材料紧缺。明远此举,简直是雪中送炭。

  还有一部分筛土则被明远卖给了官府,供官府制作“水泥”,以辅助京兆府各处修路。

  此举令陕西路转运使李参对明远更加赏识,而永兴军知军司马光看向明远的眼光也更加复杂——

  原本只道是个寻常纨绔子弟,即便师从张横渠,经学上也未必有什么大才。现在看来,倒真的小觑他在财货上的本事了。

  若不是这小儿家境平平,不可能荫补做官,否则再过个十几年,活脱脱又是一个薛向。

  司马光可不知道,他正念叨着明远会是第二个薛向的时候,明远正在薛向家里。

  明远在离开长安之前,特地来拜见薛家的老太太,希望自己不在长安城中的这段时间里,薛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