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开朗的性情中人探头一瞧,突然指着明远哈哈大笑:“好!好一个‘三白饭’!”

  明远也笑着点头,将缸里的物品展示给众人。众人一看,却是一小缸醋渍的藠头。

  蔡京这时也已经想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的‘三白饭’。”

  “藠”这个字中就有三个“白”字,再配上饭,可不就是“三白饭”了?

  明远和苏轼,都能给朴素无华的餐食起上同一个别致的外号,偏生还让人浮想联翩,以为是什么顶顶新奇的美食。

  “我来之时,各位似乎正在读着几张仿单?”

  苏轼待众人笑过,转移了话题。

  “对!”

  明远赶紧将刚才大家翻看的,各家瓦舍的“节目单”拿了出来。

  “子瞻公不妨替我们参详参详,今晚该去哪间瓦舍。”

  苏轼拿来那些节目单,顿时哈哈一笑:“难为远之,竟收集了这么多瓦舍的仿单。”

  “只不过,某可不愿每天去街面上讨来仿单,一家一家地翻阅。如实有什么人,能将这仿单都收集全,编成一本印出来,递到某手里,那我苏某人,就舒服喽!”

  “这怎么可能?”

  闻言,其他人一起笑了起来。

  “如今这些瓦子的‘节目单’可是每天都印。据说是前一天晚上送去刻印坊,第二天早晨再印出来了。若是按照苏公所说,岂不是每天都得有人等在瓦子门口,等那节目单一出来,编成一本,再送去刻印?”

  贺铸一看就是个往娱乐场所跑得勤的,对这些事门清。

  “等到印出来,恐怕也已是两三天后,瓦子的‘节目单’又换过了。”

  “也未必要刻印。”

  蔡京淡淡地说。他此前刚饮了汤茶药,此刻用手巾子轻轻在嘴唇上按了按。

  “只要在汴京中有权,或者有钱,那些瓦子每天会派人把这‘节目单’直接送到府上来。”

  “据在下所知,冯京冯枢密家中,王珪王参政家中……”

  蔡京转过脸来望着明远:“当然还有我们远之兄这里,都是不需要每天自己去收集这些仿单的。”

  明远微笑着点了点头。

  的确,各家瓦子每天都会把节目单送来他家里,而且人人都盼望着明家的管家通知他们一声:今晚去你们家的閤子。

  然而,他也确实不需要自己去收集各家瓦舍的“节目单”。这些东西都是他的刻印坊印出来的。

  苏轼闻言顿作愀然不乐状:“某每次去勾栏,连赏钱都不肯多给一文,确实也不值得瓦子专门给某递来仿单一看。”

  明远却笑着起身,去了书房,取出一张比寻常书页和仿单都要大上两三倍的纸张,递到苏轼手中。

  “子瞻公请看这个,是不是就是您想要的?”

  苏轼接过来一看,只见最右侧印着四个油墨淋漓的大字:“汴梁日报”。这四个字一旁,正写着今日的日期,熙宁三年庚戌年五月初五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