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相信这件工程能由一个人完成,可能是他见过的“集体创作”的例子太多了,干脆建议李诫也“集体创作”,而且干脆向上级申请一些创作资金,也给李诫一些权限,可以征调他需要的人手。

  李诫显然没有想过还能这样。

  他听完之后,似乎连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但李诫依旧是审慎的,思考了一番,才摇摇头说:“如今朝中相公们力主节约,我又有何理由,能够说动上峰,推动此事呢?”

  明远:好问题。

  但他只是略想,就有了答案:“明仲兄,你期望记载于这部典籍中的‘法度’,是否包括了建筑的各种等级、尺寸、材料定额?”

  李诫点头:“那是当然的。”

  “那这样一来,有了这部典籍中的‘法度’,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需要的材料就可以事先计算出来。如此便可以约束监造各工程的官人与吏员,监督其免于贪污,也有助于防止和及时发现盗窃。”

  这话连姚小乙都听懂了:“原来,有了李官人的著述,对官府竟有这样的好处,那朝中的相公们,岂不是都会支持李官人?”

  李诫听完明远的话,双眼直直地盯着面前盏中的汤茶药,看上去竟有些魂不守舍。

  “是这个道理啊……”

  他喃喃地说:“我怎么早没想到呢?”

  只要为编著此书冠上一个“于国有利”的名目,上峰必定会乐见其成。而他,只需要调用一些人员,再拨几个书办小吏到自己身边打下手,这件事就能成了。

  明远顿时微笑:“不晚,如今朝中王相公主政,力推新法,正是为了规范国家各项用度。明仲兄提出此议,恰逢其时。”

  他又毛遂自荐:“我与王相公的大衙内略有些交情,如果明仲兄不介意,我可以向王元泽先提一句,看看他的意见如何。”

  李诫此刻的表情如在梦里。

  为什么?为什么他只是路遇一位素未谋面的小郎君,此前最大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李诫当即转头,看看姚小乙。

  姚小乙耸耸肩,神色间似乎在说:我早就给您说过吧,就是一位非常神奇的小郎君啊!

  “如此谢过远之兄。”

  李诫郑重向明远行礼。

  明远笑得很开心——因为他收到了1127的通知,此举对他造成的影响是:《营造法式》能够早几年问世,因此同样能获得“蝴蝶值”。

  这一桩事情说定之后,李诫又与明远和姚小乙闲聊,聊的全是盖房子的事,用的全是将作监里的术语。很多时候明远根本听不懂,只有姚小乙听惯了,能为明远解释两句。

  明远:这俩在将作监里腌入味儿了啊!

  倒是有一句他听懂了——

  李诫问姚小乙,“如今雕作的工匠紧缺,小乙可有识得的朋友,能够荐来将作监的吗?”

  明远赶紧举手:“我有!”

  李诫与姚小乙:……?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