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见到有人这么光明正大地“学历歧视”“职业歧视”的。

  明远就是这个臭脾气,他平时看上去又慷慨又温文,但凡有人冒犯了他和他的朋友们,明远就既不慷慨,也不温文。

  这场会面,当然不欢而散。

  “这长庆楼我志在必得。”

  见过叶鹏生,明远便下了决心。

  这是“天予弗取”,如果平白错过这么好的花钱机会,明远自己都会尊称自己一声“圣父”。

  史尚当即响亮地应了一声“是”。

  但这位大管家也没忘了提点明远:“明郎君,您事先想想好,接手长庆楼之后,咱们的人要能经营才行。”

  明远一撇嘴角。

  “要是不能让长庆楼跻身‘七十二家正店’的翘楚,我就不姓明。”

  史尚一听,顿时欢欣鼓舞。

  可怜他哪里晓得,明远本来就不姓明。

  “还有一件事,你帮我思忖思忖。”

  明远向史尚提出问题。

  “扑买这件事,我该怎么出价。”

  如果出价低了,怕争不过叶家三房的叶俊生;如果出价高了,又怕便宜了叶家长房的叶鹏生。

  “依我看,您的财力远胜叶家三房。如果为求稳妥,您就尽量往高里出价。”

  “至于叶家长房那里,怎么也不会便宜他的。”

  “为什么?”

  明远看史尚说得自信满满,很好奇地追问。

  史尚附耳过来,将扑买的详细规则向明远解说一番。

  明远原本不想表现得如此不厚道,可还是笑了。

  “既然怎么也便宜不了那叶鹏生,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自然是加大筹码,朝高里喊价就是。

  汴京城中七十二家正店之一,如此位置,又是如此规模,算上地皮楼宇,再算上自酿酒的经营权,这桩交易的成交价得是十万贯起步。

  ——1127再也不用担心我花不出去钱钞啦!

  当然明远名义上得做出一些筹款的动作,他分别写信给远在苏杭的“工具爹”和在京兆府的蜂窝煤厂。

  不久,“工具爹”有来信,随信附上一堆茶引,由明远去金银钞引铺子兑换成为现钱。

  京兆府的蜂窝煤厂则上交了一部分利润,留下的资金足够他们购买秋冬时候的石炭原料的。

  除了这两项外地的“财源”,明远在汴京的产业:朱家桥瓦子和刻印坊也多少有点贡献。

  如此一来,明远看起来便像是一个有足够财力支持的少年豪客,能够与汴京城中的豪商们一较高下,“扑买”下一座知名“正店”。

  正在这节骨眼儿上,开封府推官任上的苏轼带来了新的消息。

  “七十二家正店,已经多年没有转手了。开封府打算借这次机会,重新给自营酿酒权定价,用作以后扑买酿酒权的标杆。所以这次开封府定下章程,长庆楼‘扑买’公开进行。”

  明远原本已经从史尚那里听说了的“扑买”的详细流程。

  以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