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章 儿臣知罪_李辰赵清澜赵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一天取太子而代之,母后就会重新相信、宠爱自己了。

  想到这,李玄内心的怨毒疯狂滋生。

  但他不敢把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只能给赵清澜磕头之后,悻悻地退了出去。

  寝宫内恢复安静,赵清澜坐在铜镜前,手指轻轻触碰着那草莓痕迹,身上似乎还残留着李辰的味道,这让她羞愤到了极致。

  “该死的家伙!!!”

  春风得意的李辰一路回到东宫,心情相当不错的他正要去见赵蕊,还未来得及动身,就见几个太监搬运着一箱子的奏章来拜见。

  三宝太监领着其中一名四十来岁的老太监,对着李辰恭敬跪拜道:“启禀太子殿下,司礼监送奏章来了。”

  看了跪在三宝身后的那中年太监一眼,李辰问道:“这便是你觉得可靠的人?”

  三宝忙道:“这人叫陈寿,入宫已经二十一年,底子很干净。”

  太子东宫,习政殿中。

  李辰端坐在最上面的鎏金蛟龙椅上,看着下方跪着的三宝太监和陈寿两人。

  “抬起头来。”

  听见李辰的话,陈寿慢慢抬头,但依然耷拉着眼皮不敢直视李辰。

  在宫廷内,太监、宫女等直视太子是大罪。

  “知道本宫的用人标准吗?”李辰问道。

  “奴婢不知。”

  陈寿低眉顺眼,恭恭敬敬地答道:“奴婢只知道,办好太子吩咐的事情,其他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懂的不懂。”

  李辰哈哈一笑,对三宝太监说道:“不错,你挑的这人本宫很满意。”

  三宝太监忙说道:“太子殿下,陈寿最晓得规矩,只是之前得罪了魏贤,这些年来一直过得最苦的日子,眼下殿下给他一个机会,他自然愿意为殿下肝脑涂地。”

  “甚好。”

  李辰淡淡道:“那么这执笔太监,便让你做着,让本宫满意,你就可以得到更多,但要是让本宫不满意...”

  “奴婢愿意以死谢罪。”陈寿双膝跪地,两只手掌心贴在地面,额头重重一磕,以示五体投地。

  李辰深深地看了陈寿一眼,摆手道:“把奏章都抬上来,本宫要一一过目。”

  这是李辰第一次看奏章,也是他第一次以这个国家储君的方式,通过奏章最直观、全面地了解到大秦帝国的运转情况。

  奏章内容不一而足。

  有拍马屁的,有问皇帝病情的,也有庆祝太子监国的。

  但更多的,却还是陈述边防出现敌军踪迹,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小股跃过边境线作乱抢劫的匈奴。

  这些情况,每年都有发生,只是今年似乎特别多一些。

  还有一些,则是陈述国内灾情,请求朝廷赈灾。

  以上种种,占了奏章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全部是拍赵玄机马屁的。

  由此可见,大秦这看似强盛的帝国下面,已经腐朽。

  直接把拍马屁和说一些没营养话的奏章丢到了一边,李辰着重挑出了那些禀报灾情和边防战乱的奏章。

  所有奏章上,都有内阁写的批条。

  “按照惯例,司礼监会用朱砂红笔将内阁批条的内容写在奏章中,上面会陈列一些办法和意见,然后发还当地官员。”

  似乎担心李辰不知道奏章流程,陈寿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李辰手中拿着一本奏章。

  这奏章是南河行省布政使胡凯之递交上来的。

  “南河行省布政使奏称南河遭遇五十年一遇洪灾,黄河堤坝三处决堤,两处溃坝,灾情绵延千里,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朝廷赈灾,这灾情已经发生了两个月,为何内阁只是批条让南河行省自行筹措粮食赈灾?”

  陈寿回答道:“国库归属户部管理,户部那边的意思是,国库空虚,朝廷自己也没钱...自然只能让地方上自己想办法。”

  李辰面色一沉。

  “去,将户部尚书雷诺山叫来。”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