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七十三章 遭遇_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6年十月,帝国北部边境已经是进入了初冬,西伯利亚大地上狂风肆虐,正在酝酿着横扫亚洲大陆的冷空气寒流的时候,南方亚热带小岛上的丛林里依然是温暖如春。

  印度次大陆毫无疑问是现在亚洲最灼热的地带,帝国的印度征服战正在如火如荼。东线继第一集团军和第十军占领了孟加拉东北地带之后,后方源源不断的援军补了上去,暹罗王国出兵五万人,缅甸诸邦国出兵八万人,连同东南亚其他藩属国的军队,凑成了二十多万仆从军,浩浩荡荡的开到了孟加拉地域,准备下一阶段的战役,让对面的英军大感压力。

  但帝国的主力进攻方向,却不在这里。

  印度,说起来在古代是战略地理环境相当好的一个国家,北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高耸入云,隔绝了从此路大规模进攻的可能。而南边,三面环海,在古代航海业落后的时代这完全就是天堑。因此,在古时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基本上没有外敌。

  气候湿润,地理环境优越,造就了一片天堂之地,但同时也造就了这个民族天生乐观、柔弱的民族性格。

  从古时代起,印度次大陆上便从没有形成过一个一统的强大国家,从来都是内部土邦王朝割据,互相牵制,屡屡遭受外敌入侵,在这个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被外族统治的时间恐怕要多过一半。这是一个善于逆来顺受的国家,即使是偶尔的张牙舞爪,那也掩盖不了其色厉内荏的本质。

  进攻印度。从来就只有三个方向,一个是东路的孟加拉。这是一个狭窄的地段,兵力不易展开。但好在地形平坦,方便机械化部队作战。一个西路的波斯方向,这里地形开阔,易于大规模进攻,但是对帝国来说,路途遥远,行军不便。

  如今,帝国在东路军陈兵五十万,以帝国国防军第一集团军和第十军为主。辅以藩属国部队,已经是足够给印度人以巨大的压力,而西路波斯王国军和起义军虽然是乌合之众,也有四五十万之众。两边近百万大军,让整个印度上层风声鹤唳,胆战心惊,但其实这些都还不是主力。

  至于最后唯一的一个方向,北部的阿富汗,看起来地方广大。容易进攻,但其实却是一个坑,高山地带作战自有其特点,外来人从此突破困难重重。历史上不管是英国、俄罗斯还是后世的苏联和美国都曾在此折戟沉沙。帝国自然是不会重蹈覆辙。

  帝国真正的选择是在海上,帝国的海军亚洲无敌,又占领了马六甲。已经能够前出印度洋,接下里只要击破了敌人的海军。则印度次大陆三面环海,柔软的腹部尽数显露在帝国面前。那样的话,甚至印度本土都有可能会不战自溃。

  因此,帝国海军将成为主力,从马六甲出发,从帝国各舰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