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章 蜂窝煤的火爆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蜂窝煤的火爆

  北风萧萧、十一月的寒风、如刀子一般吹在人脸上,恨不得刮下一块肉。

  张家口、一个塞北与关内贸易互市的繁荣地点,又称张垣。

  此地归宣府节制,在明朝建国两百五十二年至今的历史上,起初他并不显眼。

  永乐年间、这里也不过有一些张姓的居民居住在长城脚下,而后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

  直到宣德四年,万全右卫指挥张文在这里修筑堡垒,并将其命名为“张家口堡”,这座堡垒渐渐崛起。

  嘉靖年间,因为蒙古部落的分裂,导致其中一部势力的俺答汗部没有了补给来源。

  于是这一部的首领俺答汗多次上书明廷,请求双方互通有无,但均被拒绝,最后才发生了俺达汗率兵冲击京城的事情。

  这事情本来是一件并不严重的事情,只要政策得当就能妥善处理,因此在隆庆年间,在高拱、张居正等人的操作下,大明批准了“互市”的政策,从此汉蒙两族在边境的一些地区开始了交易往来。

  张家口的“互市”分为“官市”和“民市”。

  前者主要是蒙古部落的统治者向明廷贡献马匹来换取明廷赏赐的布帛、丝绸等物资,后者则主要是明朝的百姓和蒙古牧民的交易。

  这种互市的存在,为张家口从军事重镇华丽转身为商业重镇提供了条件。

  万历年间开始,在张家口城内就已经开始出现如文昌阁、玉皇阁等建筑,而之后哪怕一些蒙古部落和明朝交战,也特意避开此地。

  似乎在整个草原的蒙古部落中,张家口已经成为了一个仅次于归化城的存在。

  就这样、多次免于战乱的张家口,人口开始急速的增长,到如今已经是一个生活数万人的巨大堡垒。

  在这巨大的堡垒中,民市的市场更是大的吓人,足足占了张家口近六分之一的面积。

  这么大的民市,也足以说明张家口商贸的繁荣,而这一日的张家口、更是因为一件东西的到来而热闹不已。

  “掌事的、你这蜂窝煤太贵了,比柴火还贵。”

  民市大门口的摊位上,一个摊位大张旗鼓的摆在这里、却无人敢于驱逐。

  不仅如此、摊位面前更是围起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几十个汉蒙百姓、牧民。

  在这摊位的背后、站着一个面容消瘦,却挂着笑容的男人,还有三个帮忙干活的伙计,而摊位上更是只摆出了两件东西。

  一堆堆了两米高的巨大蜂窝煤山,以及一个陶土制作的蜂窝煤炉。

  正是这两样东西、吸引了来往蒙古人和汉人的注意。

  蜂窝煤、这件东西以及出现在了张家口两天了。

  经过昨天这位掌事的演示和讲解,不少人都明白了,这是一个可以燃烧很长时间,热效率远远比柴火和煤炭持久的东西。

  因此、今日一大早,许多特意赶来的蒙古人就带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