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5章 天启之治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检也不会放在心上。

  打一个准噶尔对于大明来说确实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眼下大明军中十斤(十二磅)炮的数量已经突破到了六千门。

  二十斤炮的数量,仅算陆军,更是达到了一千四百门。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近三万门的五斤炮,而仅仅北军都督府的火炮数量就有六千门之多。

  如果准噶尔敢入侵,都不用朱由检、甚至都不用满桂开口,河西的梅之焕和李如柏、李如桢就能御敌于嘉峪关的戈壁滩外。

  海权时代,打内陆国没什么值得吹嘘的,朱由检更注重中南半岛和天竺。

  想到这里、他对马车前面驾车的孙守法开口道:“走吧、去军备院。”

  “是……”孙守法瓮声回应,而朱由检也靠在马车上,开始假寐了起来。

  近些天他倒是安稳了不少,休息的时间也随着朱由校慢慢处理奏疏而变得多了起来。

  不过那些朱由检一个时辰就能全部解决的奏疏,放到朱由校手上却要三个时辰才能处理完毕。

  两人站的角度不同,朱由检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法则,便是以百姓为主。

  哪一党要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党争,他抬手就放些黑料,把这些党派给收拾一顿。

  比之他,朱由校却需要从王朝的角度出发,因此政策大多维稳。

  这是时代的弊端,不是朱由校的弊端。

  他毕竟是皇帝,需要站在皇帝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朱由检没有那么多顾虑。

  朱由校还在养心殿凄惨的批阅奏疏,而朱由检桌案上却只有十几份军情。

  直到马车出了京城,朱由检才开始一份份的看了起来。

  首先最让人侧目的,还是燕山兵家学院的毕业奏疏。

  算上宗室子弟,这次毕业的兵家学子一共是一千九百二十七人。

  朱由检在打开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李自成、曹变蛟等人的名字。

  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名字。

  王自用、刘宗敏、党守素、刘希尧、刘芳亮、辛思忠、刘汝魁……

  一连串熟悉的陕北起义军将领名字让朱由检哭笑不得,感慨万千。

  他哭笑不得的是这么多人居然都来燕山进入了兵家学院,感慨的则是这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朱由检从来不觉得陕北的起义军在一开始有错,说白了他们一开始都是因为活不下去而起兵造反的。

  只是后面腐化的太快,导致农民起义失败不说,还牵连汉人跟着走进了低谷。

  如果朝廷有钱粮赈灾,他们或许会像还没有出现名字的张献忠、高迎祥、罗汝才、孙可望等人,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从事工作,或者专心务农。

  朱由检可以举刀对向起义过后杀戮成性,迷失本性的叛军,也可以举刀对向徐鸿儒这种蛊惑人心的人。

  只是面对骨瘦如柴饥民的奋起反抗,或许他也会和崇祯一样,选择招抚。

  不过他比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