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旱情不断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有自信能活着回来。

  毕竟只训练一年的宗室子弟都被派上战场了,没有理由训练了五年多的李自成他们会不行。

  “走着瞧吧……”朱聿键不愿意和李自成多费口舌,带着四个弟弟就返回了船室。

  紧接着诸藩子弟也开始了登船,其中朱常清早就开始团结淮藩子弟,而周藩世孙的朱绍烔也是一样。

  各藩有能力的子弟都在脱颖而出,年纪超过四十的子弟都被留了下来。

  朱由检此举,是为了培养宗室子弟的新生代,不然只学兵法就去征讨莫卧儿,显得有些过于天真了。

  在船上的诸藩子弟都情绪低落,或许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是整个大明最惨的人了。

  只是如果真的比起来、他们真的是最惨的吗?

  伴随着船锚拉起,护送这群兵家学府子弟南下的船只,从天津港的海面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诸藩们见状,叹了一口气后便上了马车,有的人选择留在京城,有的人选择直接返回藩地。

  总之他们的选择不同,但依旧还有选择,真正没有选择的人,此刻却望着干旱的耕田,一筹莫展……

  “老天爷,下下雨吧!”

  陕西延安府鱼河镇外,两个半月的滴雨未下,让整个陕北上百条小溪、河流纷纷断流,干旱见底。

  随着河溪干旱枯竭,田地开始干裂,秧苗纷纷旱死。

  尽管分了地,过了一年好日子,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旱,依旧让许多农民烦躁。

  是、延安府内的百姓被迁走了大半,留下的人,每个人都能有五亩地,去岁也确实收获了一年,并且得到免税一年的待遇,每户家中都堆积了三十几石米麦。

  可即便如此,坐吃山空下,谁都会烦躁的。

  那三十几石米麦是一家六七口人在吃,况且家中还有牲畜和家禽……

  也就是家中的三十几石米麦能让他们滋澜的过上一年,因此延安府内的百姓虽然烦躁,但并没有绝望。

  一些百姓最开始还前往耕地,希望河溪上游下雨,但之后这种希望就随着时间、慢慢变成了绝望。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从三月十五到四月十五,一整个月,依旧滴雨未下。

  所有的秧苗作物全部枯死,哪怕一些蔬菜,也需要靠着打水井的井水来维持生命。

  进入到五月后,旱季愈发明显,整个延安府的水井水位都开始骤降,每个村落都有不断在打井的吆喝声和工作声。

  一筐筐的淤泥被人运上地面,随后满是淤泥的人被人吊了上来。

  “不行!这井打了十几丈,出的水还是不大。”

  满是淤泥的人用粗布擦了擦脸,对着围在水井旁的村中百姓开口,而村里年老的村正也道:

  “你看还要打多深才能出水?”…

  “这最少得打二十丈。”男子不假思索的开口,顿时让旁边的人面面相觑。

  二十丈深的井,这让许多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