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8章 暹罗求救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二府六州四司一卫一所,在天启七年变为二十一府之地,而眼下,四川东部九府之地再度遭遇大旱,比天启七年时四川遭遇的大旱波及更广。”

  “户部算了算,纸面上大约波及了二百余万百姓,仅凭成都和其他十一府,恐怕难以安稳粮价,因此急需从贵州调粮安稳粮价,以工代赈。”

  “湖广十四府六州之地,眼下北方产粮的九府尽数遭灾,仅凭湖广南部五府六州,根本无法安稳粮价。”

  “加上广东除琼州府以外全省尽数遭遇大旱,广西和福建的粮食又勉强安稳本省受旱的两府之地,因此江西只能选择湖广和广东其中一个帮扶。”

  “至于南直隶受旱的三府两州之地,自身足以平稳粮价,无须朝廷赈灾调粮……”

  曹化淳的话,总的来说只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那便是江西的粮要调给谁,而没有得到调粮的大省,又应该怎么度过大旱。

  这个问题朱由检不用多想便直接开口道:

  “江西的粮食调给湖广平抑粮价,广东眼下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纸面还有三四百万人对吧?”

  “既然如此,便再迁移几十万人前往交趾、旧港、小西洋和南州四地。”

  “另外从琉球府,吕宋府调粮,平抑广东粮价,控制在五百文以内,同时加大以工代赈的规模。”

  迁移的事情,只有朱由检可以拿主意,他之所以要迁移广东,不是因为朝廷没有能力赈灾广东,而是为了日后的全国大移民做准备。

  如果朱由检没有记错,那广东的旱情从明年开始就结束,之后虽然有反复,但也没有眼下波及一省那么大。

  反倒是人口大省的江西会遭遇大旱,而像江西这种纸面人口就超过一千五百万的人口大省一旦遭遇大旱,便只能调动数省的资源来稳定当地粮价。

  可问题是在第二波的大旱里,南直隶、江西、浙江三个人口大省都要遭遇旱情。

  这占据了大明五分之三人口的地方如果遭遇旱情,那即便调动全国粮秣和海外粮秣,也很难控制得住。

  江南百姓有银子,到时候把粮食买完了,北方灾民就要全部饿死,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崇祯九年,北方起义浪潮怎么止都止不住的原因。

  朱由检的设想里,江西一旦大旱,人口就立马往两广,云贵、四川、湖广等地迁移。

  至于靠海的南直隶和浙江,则是向瀛洲,旧港迁移而去。

  不过要保证迁移的速度足够快,那必须得有蒸汽机船。

  眼下大明的九千料商船和货船,虽然一口气能迁移上千人,但一年最多往返六次瀛洲,南北往返四次吕宋。

  船只数量虽然可以保证每年百万移民,但如果有了蒸汽机船,哪怕是只研究出诸如“阿基米德号”这种版本的蒸汽机船,迁移次数也能提高到来往瀛洲十二次,来往吕宋八次的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