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9章 为兄消瘦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

  王承恩翻找了一下迁移司的奏疏,找到后回应起了朱由检,而朱由检也微微颌首:

  “也就是说,眼下山西的人口数只有不到五百万了?”

  “回殿下,确实如此……”王承恩作揖回礼,朱由检也看向李长庚:“山西的物价有降下来的情况吗?”

  “回殿下,比起去岁,约下降一到两成,主要还是因为大同、太原和辽州、汾州降了雨,田里有了粮食,百姓人心安定所至。”

  李长庚回答着朱由检的询问,并进一步对各省物价做了一个汇总:

  “陕西、河西、四川三省的物价,眼下全靠麓川、山东、湖广等地的铁路转运物资来维持,和去岁没有什么变化。”

  “米价上,陕西每石米六百文,河西每石米七百文,四川每石米四百八十文左右,山西则是降低到了七百六十文左右。”

  大明的百姓收入,这几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了朱由检分军屯田那一年的收入,但物价比起当年可是上涨了四五成。

  唯一能得到控制的只有米价,但以大明眼下的工业体量也很难控制下来。

  如果蒸汽轮船、拖拉机的数量能翻十几倍,那倒是有可能让大明北方恢复到天启四年的米价。

  现在大明的尴尬之处在于运力不足和开垦速度不够快,以至于东北耕地开发过慢,旧港、麓川、交趾三省多余的粮食运不出。

  交趾三省米价基本都在每石三百文左右,并且米价还在随着当地劳改工不断开垦新的田地而渐渐降低。

  长此以往下去,即便三省米价降到每石二百文,朱由检都不觉得奇怪。

  提高运力这种事情不是朱由检脑袋一拍就能提高的,大明可没有那么多熟练的技工给他用。

  因此面对物价的飙升,朱由检除了干着急外,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今年第二批工业区完成后,立马开启第三批工业区和第四批工业区的投建。”

  朱由检对着王承恩下令,同时也对李长庚说道:“金融司调一千二百万两银子给军备院建设第四批工业区。”

  “下官领命……”李长庚应了下来,而朱由检则是在推算第四批工业区什么时候能全部投产。

  大明的工业区建设以三年为单位,往往一个工业区全部投产后,第二个工业区会紧跟而上。

  在银子的猛砸,和官学学子成为工人的背景下,下一个工业区往往是上一个工业区三倍的产值和产量。

  例如眼下,随着第二批工业区在年底全部投产,大明的六年工业产能是每年两千四百台大型高压蒸汽机,七千二百台工业蒸汽机和两万四千台农用拖拉机。

  大型高压蒸汽机基本都是作用于轮船、火车,工业蒸汽机则是投入各类工厂,至于拖拉机则不用多说。

  除去每年需要送往齐国的三分之一外,留在大明的机器数量分别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