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1章 MD播放器_逆流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在MP3播放器上,站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段云生产的闪存芯片储存量只有2MB,只能储存经过压缩的1~2首完整的MP3音频文件,完全达不到后世MP3播放器的那种可以储存几十首乃至上百首歌曲的储存量。

  所以段云想研发出具备真正意义上的MP3播放器,目前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首先是成本过于高昂,市场无法接受,以段云生产新一代闪存芯片为例,容量是2MB,出厂价格在60美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块钱,而且只能储存两首歌,如果想储存更多歌曲,只能是把更多的闪存芯片组合成固态硬盘,那样成本会急剧增高,甚至可以高达四五千元左右。

  而且运行这样大的固态硬盘,机器的体积大很多的同时,对电力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普通电池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多芯片的运行,续航能力会低到令人发指,所以综合考虑,以目前的技术强行生产出来的MP3播放器比起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几百元到上千元的进口随身听和CD机,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

  除此之外,当前的中国没有互联网技术,而早期的MP3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使用的,这也就意味着,段云即便现在制作出性能先进的MP3播放器,在国内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使用。

  而在当前的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一种名叫minidisc的新型音乐播放器,也就是咱们俗称的MD,他是由日本索尼公司研发生产出来的一种播放器,采用的音频压缩法是Atric,压缩比例是1:5。

  就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世界上第1台MD随身听样机诞生,MD随身听使用的碟片规格被定制为直径6.4CM,可以录音74分钟和一张CD相当,面积却只有CD的1/4,为了便携性,碟片封装在塑料的外壳中。

  同时ATRAC数位音频压缩技术也诞生了,初代版本的ATRAC音频软件压缩比例是1:5,在这一点上,段云的MP3软件技术要比他高出一筹,不过两种产品使用的存储媒介不一样,段云的MP3音频文件暂时无法应用在MD碟片上。

  不过凭借音频压缩软件的优势,段云也可以制造出类似于MD的小型播放器。

  这几年深圳的电子产业发展的很快,已经出现了几家镭射光碟的生产线,并且掌握了相关的技术。

  当时录像厅大部分都使用的是录像带,但也有一部分使用的是镭射影碟机。

  当时一台影碟机近万元,而且使用的雷射影碟体积庞大,造价高售价高达四五百元一张,毕竟那是八九十年代。

  然而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填充空虚的精神生活,所以即便如此昂贵,但仅1990年一年,中国就卖出了60多万台可怕的数量。

  而在这个时候,万燕推出了vcd,这也是世界上第1台VCD产品,最高的时候才卖五千元,便宜一半,而且影碟的价格只有雷射影片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于是这个神奇的机器一经推出,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反响。

  以天音集团目前的实力,加上段云对VCD影碟机的原理比较着急,所以要研发出VCD并不是一件难事,正是因为如此,段云决定开始设计研发VCD机,同步进行MD播放器的研发。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段云准备将VCD和MD播放器当成天音集团新一代的全图产品进行推广,延续天音电子厂的辉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