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7章 贝尔实验室_逆流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平的发展机遇,在国际舞台上并没有遭遇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封堵和围剿。

  但对于段云来说,他是肯定不会让华尔街的资本来收割自己的,尽管天音集团如果真的能在美国上市,段云很有可能进入全球顶级富豪的行列之中,但从长久来看,他的企业还有可能会逐步脱离他的控制。

  资本的贪婪很有可能会摧毁一家企业,甚至一个久负盛名的科研公司,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后世是有前车之鉴的。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

  这个成立于1925年的实验室,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私人实验室,名字横贯全世界。

  成立之初,公司大笔一挥划给实验室1200万美元的经费,在100年前的时候,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即便放在今天,也超越了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费用。

  后来这家实验室人才济济,诞生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法做到的成果,包括11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四位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16位美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他们的硕果也非常丰硕,研发出来的很多技术和产品,影响了整个人类科技的发展。

  甚至没有贝尔实验室的这些成果,就没有如今的电脑,电视,手机和相机,从城里的那一天开始,贝尔实验室每天获得一项专利,最终总共产生了3万多项专利。

  巨大的实力让贝尔实验室所属的AT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垄断了美国和加拿大的电话业务,换到中国来说,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华为和中国电信。

  因为AT公司的利润很高,控制着美国大部分市场,所以能够继续支撑贝尔实验室的高额研发费用。

  到了1994年的时候,AT公司营业额达到了700亿美元,这一年贝尔实验室总裁梅毅强带领代表团访华,时任国家最高领导亲自接待了他们,这样的待遇可谓空前绝后。

  但这已经是AT最后的风光了。

  在1995年的时候,At公司发展到了顶峰,但是投资者们并不满足,他们想让自己的钱在再鼓一些。

  那一年股市大好,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设备制造部门和电信部门分开,AT再次重组,分裂成为AT,朗讯和NCR。

  贝尔实验室也被一分为二,朗讯获得贝尔实验室的名称,AT拥有另一半实验室,后来命名为香农实验室。

  于是在1996年2月,朗讯在华尔街有名的投资银行的领先之下上市,筹集资金30亿美元,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上市行动。

  投资者们的预料没有错,朗讯的股价大涨,华尔街投资高管和中层都发了一笔。

  但这种一次性的销售,从长远来看,对公司发展的意义并不大,但公司独立董事们只需要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对他们而言,短期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的贝尔实验室,因为背靠AT,养活两万人非常容易,也足以保证他们的研发能力。

  但是分离出来的朗讯利润不以支撑实验室的开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被要求将研发转向可以快速赚钱的产品上来。

  创新能力不够存在,从此再也没有做出甚么大的发明。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