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鼎故革新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路。

  “大将军应以民为本,黄巾起义时,从贼者大多数为食不果腹的百姓,若不安抚天下民众,恐怕黄巾再次会死灰复燃。”羊续一针见血的说道。

  “官逼民反,朝廷早已没有光武帝时期的威严,许多政令下达地方,郡县不予执行,反而苛刻残暴。迫使因为无路可走的百姓揭竿而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若吾想鼎故革新,不知有几人支持?”刘凡依旧时重重一叹。

  “鼎故革新,不知大将军要变革什么?”羊续疑问。

  “公达有何言?”刘凡没有回答,而是问向荀攸。

  “这是大汉最后的机会,大将军不把握住,将没有机会。若把握住,却有只有一丝机会。”荀攸起身,模棱两可的说道。

  “公达知晓吾要说什么?”刘凡皱眉问道。

  “吾不知,所以才说只有一丝机会。”荀攸摇头说道。

  荀攸是智者,智者审时度势,他目光和别人不同。

  荀攸的话,令刘凡心中没底,但荀攸接下来的话令刘凡心志坚定,只见他道:“高祖推翻暴秦,战胜项羽,也只有一丝机会,可是高祖成功了。”

  这句话,让刘凡想到了刘备,一次次跌倒爬起,永不服输。输光了,抹去眼泪,从头再来。他本没有机会,但他也成功了。

  “君子不怨天,不由人。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吾没有那种境界。不过治国有一点和治军一样,治国、治军最忌讳瞻前顾后,顾此失彼。”刘凡坚定的说道。

  天欲治,则而圣王出。天不欲治,则圣王不出。

  天不生圣人和王者,难道就不能自己争取?先有人,才有圣王。

  五百年必有王兴者,其间必有名世者。

  难道这个预言中的五百年?就必须拘泥是五百年?他更看重这句话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勇于承担的精神。

  刘凡迫不及待的想将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

  天灾**已经降临数十年,他不想战乱再持续数十年。

  “吾不知大将军所想,但吾鼎力支持大将军。”张钧郑重的说道。

  “大将军不可操之过急,当号召朝中有志之士一同。”羊续对刘凡劝说道。

  “嗯,吾只要一个机会,一个开启的机会,诸位可联络天下有志之士,与吾一起,共兴汉室。”刘凡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刘凡又等了十日,还没有等到贾诩到来。刘凡在猜测,贾诩是去了雁门。

  但他任命为骠骑大将军的诏书已经传遍天下。贾诩没道理不知晓,刘凡只能认为,贾诩还在奔波的途中。

  这十日来,无数王公贵族,富户世家携带重礼拜见,每日门庭若市,但都被兵甲挡在门外。

  反而那些士人刘凡一个一个亲自接见。有识者,皆征辟到大将军府,出任官吏。留下礼贤下士的美名。

  在朝堂之上,刘凡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一直藏着自己的心声。

  在尚书台,刘凡一丝不苟的审查各地送上来的奏书,然后分类整理,送给刘宏。

  凉州,姑臧。

  刘凡任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诏书刚刚传到这里。

  “父亲,城中贴下榜文,征北将军被任拜为绛侯,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贾穆火急火燎的跑回来向贾诩说道。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