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4 第一五二章:前车可鉴说匡护,私库难存暂补贴_鱼跃龙门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平二十一年九月,对原太子的审判结束,光公开的罪状,就罗列出几十条。原太子宋雩被贬为庶人,永夺其爵。太子一支发配西北,永世不得迁徙。

  西北乃宋氏发源地,尚有祖陵在此。太子一支的任务,就是世世代代看守祖陵。这算得是最体面的惩罚了。但实际上,宋氏本中原流落西北的夏人,起初十分之潦倒,故此这祖陵位置偏远,环境恶劣,端的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

  当初三皇子隶王宋霖,与生母施贵妃合伙谋害皇帝之罪,也是同样处置。若宋霖没死,宋雩倒还真可以和他做一对难兄难弟。话说回来,若宋霖没死,宋雩又何至于沦落到今日地步。

  六皇子升格为太子,府邸还好办,换块牌子挂上即可,虽然他恐怕压根没工夫回去住。比较难办的是各色服饰用品。

  宗正寺卿和太常寺卿向皇帝请示的时候,宋微就站在旁边。听他们商量着,前不久才完工的四时八礼三十二套亲王冠服,许多物件,比方五色九旒冠冕,亲王太子同制,直接使用就是。礼服稍微麻烦些,亲王底色为深紫,太子底色为淡金。然而除了夏季穿的,其他夹衣上的刺绣都是单缝上去的,只需拆下来,将三趾盘龙补绣一趾,变为四趾,再缝到新做的衣服上即可。做衣服快得很,真正费工夫的,向来是刺绣。

  如此一来,大大节约了制作时间。

  宋微看两位大臣如释重负的样子,深深觉得这一切都是皇帝老爹事先谋划好的。

  皇帝斜倚在榻上,道:“别光顾着册封典礼和婚仪。登基大典也要同时筹备起来。”

  延熹郡王躬身道:“臣明白。陛下放心。”心知皇帝时日无多,件件桩桩,无不等同于交待后事。不过短短两句话,就忍不住哽咽,又强自忍下。

  想起皇帝时日无多,便想起皇帝本人的葬礼来。皇帝年近古稀,久卧病榻,寝陵梓宫之类,早有准备。只是突然得知仅余三月之期,很多细处,必须紧锣密鼓开始筹划。

  太常寺卿没别的事,先下去了,宗正寺卿还留着没走。

  延熹郡王宋寮做着宗正寺卿,替皇帝掌管内库,算账方面当然也是一把好手。今年一年来,内库的银子简直就像流水,哗哗不停地往外倒。先是翻新原隶王府做休王府,紧接着是休王封爵典礼。眼下又是太子册封典礼、太子大婚。哪一桩,都要花不少银子。哪一桩,都属于意外支出。或者说,凡是与六皇子相关的,基本都属于意外支出。如此巨额且频繁的意外支出,哪怕内库充盈,也有点儿吃不消了。

  他一万个不愿意提,可也不得不提。本想避过六皇子,单独跟皇帝提,奈何连续好些天也没寻得机会。这时一面伤心,一面想,六皇子做了太子,也该知道知道当家的难处。遂下定决心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