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弄巧成拙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将影响压到最少。第二,工程进度必须赶上去,质量不能有任何问题。”

  段焱华满心欢喜道:“您放心,我亲自去办。”

  汇报过后的段焱华心里有了底。

  他给梁氏兄弟下了最后一道通牒,两天之内如不能恢复施工,茅山县将撤销与他们的合同。

  段焱华清楚,现在的情况别说是两天,就是给他们一个星期,未必就能正常恢复施工。

  梁氏兄弟公司接到通牒后,安排人来与他交涉,提出现在正是丰水季节,为确保施工质量,他们暂时不能施工。若是茅山县单方面撤销合同,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必定法庭上见。

  段焱华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他的通牒还有最后一个意思,那就是即便梁氏兄弟在接到通牒后复工,他也会让他们无法复工。

  而最能直接让施工无法进行的方法,就是将工地的水电全部断了。

  要做到这一点,对他而言,太轻松不过。

  梁氏公司现在唯一的一条退路,就是主动卷铺盖走人。

  许一山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老吴办公室翻找茅山历史。

  杜鹃请求他帮助寻找爷爷的遗骨,这几乎就是一桩无头的事。

  杜鹃爷爷当年毕竟是敌对阵容的军官,历史上有他一笔,但公开的史料有不有关于他的记载,很难说。

  他是偶然想起老吴的。老吴一辈子从事着地方志的工作。地方志不仅仅是记录地理条件的变化,更多是对地方的人物、风俗,以及传统的一些事作真实的记录。

  杜鹃爷爷是从茅山县走出的军官,茅山县的地方志上不可能不留有他的痕迹。

  果然,他在与老吴说了来意后,老吴得意大笑,“小许,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

  老吴不但对茅山近百年来涌现的人物和事迹了若指掌,而且对当年的那段历史深有涉猎与研究。

  他没花多少时间,就从一堆历史资料找到了吴家的资料。

  许一山正要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时,工地负责人给他打来了电话,通报了段焱华的通牒。

  许一山听完后,半天不作声。

  工地负责人见他不说话,叹口气道:“许哥,我们能做的,也只能到这了。老板早就预料到了今天的情况。我实话对您说吧,我们老板说,你是他的知己。为了知己,他愿意牺牲利益。”

  许一山叹息道:“你们不应该拿经济与名誉开玩笑。这件事,你们做错了。”

  工地负责人就笑,道:“错不错,都是老板的事。我们老板有交代,只要能让你出一口气,我们花多大的代价都愿意。”

  挂了电话,许一山再无心去翻资料了。

  虽说梁氏兄弟的做法让他很感动,但是他觉得他们作为一个生意人,行事莫免太冲动了。

  商人重利,怎么能将个人感情凌驾于利益之上呢?

  梁氏兄弟一旦撤离,虹桥项目就将成为半拉子工程。这比过去没重建之前,更令人诟病啊。

  许一山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与段焱华沟通一番,避免出现施工单位撤离,换人继续上马的闹剧。

  段焱华客气接待了他,他让曹朝阳去安排一下餐。午,他要请许一山喝一杯。

  许一山不想绕弯子,开门见山道:“段书记,听说你给施工单位下了最后通牒?”

  段焱华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小许,这与你有关系吗?”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