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43)接触历史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披甲百万,李慎说是八十万,西门胜说至少也有七八十万;前几天在酒桌上,萧坚说是五十万朝上。王义则说,这些时期突竭茨投入的兵力不等,太宗时大约有六十万,宪宗时大概在四十万;高宗时期突竭茨五次南下时兵力最盛,除了左右两翼东西庐谷王所部次次都参与之外,突竭茨王庭四大部的烦焉、乌捣侈、蚁图拓额和溻溻忽靼的汗旗也先后出现过,尤其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南下,因为是突竭茨汗王亲征,所以每次的聚兵都应该超过七十万。但是太具体的数字他也说不清楚。

  王义是太宗时北征大帅王箸的六世孙,王家又是大赵有名的将门世家,从没缺席过大赵各个时期的任何一次大规模战争,所以在商成看来,王义的话应该最可信。但这并不是说他相信王义说的那些数据。“兵不厌诈”向来就是兵家要义之一;这其中的“诈”可不仅仅是对外进行欺骗,对内同样要进行欺骗,区别只在对内是善意而对外则是居心叵测。再加上舆论宣传的需要,为战略指导转变而造势的需要,为国内民生的恢复与发展创造条件的需要……等等,因此王义所说的东西就很值得怀疑。特别是王义说突竭茨五次南下时兵力每回都超过七十万,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要是说太宗打了十几年仗耗光了国库拖垮了国力,结果高宗时的力量就无法抵御敌人南下,这他相信;可突竭茨也同样是打了十几年仗,难道他们就能越打兵越多,越打越富裕,越打越强大?怎么可能?最让他想不通的是,当时的突竭茨同样面临着恢复国力与积蓄力量的严重问题,怎么还会接二连三地南下?就算突竭茨的汗王利令智昏要穷兵黩武,各部族也不可能答应。可就是这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偏偏就真实地发生了……

  他想请教徐侍郎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当时促使突竭茨人疯狂南下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徐侍郎长期在兵部做事,接触的尘封档案卷宗不计其数,许多对别人来说是秘密的事情,他就比较了解。本来这些事情不能随便外传。但他想,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就算说与商成听也无干系。再说商成也不同别人,就算自己现在不说,早早晚晚他也能打听到。索性就把它当作饭桌上的谈资,还能算个小小的人情。

  他先回答商成的第一个问题。

  他的说法和萧坚差不多,但也有出入。他说,根据太宗时期突竭茨投入的兵力大概在五十万左右,可是在和大赵对峙往来的战线上只有三十万左右,另有二十万没投入与大赵的直接战场,而是放在天山以西和西域诸胡争斗……

  商成连忙打断他的话:“是在天山以西?”他有点糊涂了。怎么大赵和突竭茨的战争,竟然扯上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