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40)战后(下三)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连州跨府十几个县也没有一亩勋田。二来有勋田的人家谁舍得把它拿出来发卖?所以偶有零星勋田拿出来变卖的,往往会引来数十上百家大户大破头地争抢。我记得前年渠州有家孽子不孝,把祖宗传下来的一亩勋田拿出来发卖,结果消息一出,不单惊动邻近州县,连泉州都有巨富之家携万金不远千里登门*,据说当时拉铜钱的马车从那蘖子家门口一直排出三里多地。”

  简简单单两三句话,霍士其便把渠州城当年的盛况展现在众人面前。除了埋头思忖的商成,屋子里的人连带两个半大的女娃,都是一付悠然神往的神情。

  商成一面听霍士其说话,一面皱着眉头在脑海里搜寻唐朝时有没有授勋田的制度。他记得唐朝在中唐之前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却对“勋田”没印象。他知道唐初的府兵们平时务农,农闲训练,被朝廷征发时,盔甲兵器粮草都需要自己准备;而中唐以后,一方面因为府兵自身的负担太重,不少人宁可放弃自耕农身份也不愿承担府兵义务,另一方面中唐以后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府兵兵源的自耕农迅速减少,国家为了补充兵员,不得不采取招募的办法来解决兵源的问题,从此募兵制正式代替世兵制,走上历史舞台。可他不记得哪本书上听到过“早唐旧例的勋田”。而且他把自己所知道的军事历史知识全都滤过一遍,也再都回忆不起哪朝哪代有过永不纳粮的勋田。

  他想不出个眉目,就问道:“十七叔,都是勋田,怎么屹县这边的价钱远不及端州燕州的勋田价钱?”

  霍士其敛容肃然道:“君死国,士死土。”

  这样一说商成便明白了。勋田是不是纳税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象征着很高的荣耀,而勋田的主人在接受这份荣耀的同时,他也要背负起守土的责任。“士死土”,就是说勋田的主人面对危难是不能回避退让的,哪怕是死,也不能后退半步。那么屹县的勋田没有燕州的勋田价高就能理解了一一毕竟燕州是卫治,突竭茨人等闲打不到那里去。

  他猛地记起一桩事。前头太和镇汪家满门大小连仆役一共七十三口,都是力战突竭茨大军而死,难道说这汪家就有勋田?

  霍士其点点头,说:“汪家太翁用十一颗突竭茨狗的首级换了一亩勋田。”他闭着眼睛喟然一声叹息,道,“北郑的刘家和关家也有勋田;两家人加起来有三百余口,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人。”

  他先提到“君死国士死土”时,屋子里的气氛就有些压抑,又说起北郑县刘关两家,大家的情绪更是低落。尤其是月儿和杏儿,她们至亲的亲人全都在战火中罹难,如今再听到别人的悲惨遭遇,再想想自己的苦难,忍不住都在暗暗地抹眼泪。

  商成沉默半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