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天舟渡_我有成仙道,道名不可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遮天蔽日的庞然大物。

  楮语亦抬起头来。

  天舟从归虚云海往下探出,渐渐露出通体玄黑的舟身。日光在它身后,为它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辉。

  然后它愈来愈近,逐渐露出全身。

  大片的玄色铺满人的视野,然后缓缓往外扩去,像巨大的墨滴自天上落下,将蓬山顶整片雪白的云海尽染成了翻涌的砚池。

  日光已经被它遮挡在后,只从很远的视角余光处漏出千丝万缕金线。

  再落得近了,楮语才看见船身不尽是玄黑,而是刻了无数不可名状的古拙的暗金法印,遍布整座舟身,给人一种如临天书的震撼之感。

  忽而大风变狂风,伴随一声沉闷的巨响。

  风停云歇,天舟泊定。

  “祝枝师姐!”远远传来樊师兄的声音,楮语的目光依然在天舟上。

  天舟虽泊定,但是悬在云海中,并未停在蓬山顶。蓬山顶也停不了天舟,它在天舟面前的份量如星辰之于旭日。

  此时可见天舟之貌。

  舟上有绿水青山、飞崖绝壁,亦有雕梁画栋、琼楼玉宇,云雾缈缈,似真似幻。叫人只觉得舟不似舟,更似一座巨大的世外仙岛。

  樊师兄等人已来到楮语身边,围在祝枝二人后。

  第七剑道:“各宗门都有飞舟,但天舟却只此一座。以‘天’为名,于是建成了这番模样。”

  楮语跟随师父在人间洲陆生活了十五年,走过万里河山也住过皇宫侯府,如今得见天舟,面上惯常平静,心中亦生有撼意。

  这般造山移海之术,是修士们才有的通天能力。

  也是她心向往之的世界。

  又有巨声传来。

  是天舟放下了登舟的长阶。阶为玉石,宽数十丈,可容百人并行。

  “诸位道友,我们便先走一步。”第七剑抱剑而立,冲太微几人道。

  “小僧也先去了。”崇远道。

  而后二人并肩带着一众华山弟子与禅子向长阶走去。

  “小道友!”远远传来观留裕的声音,“天舟上见。”

  楮语看向他,因他没说什么别的浑话,她也便微一点头应了。

  然后见他与凌绛并行,携昆仑一众与北斗峰一众走上长阶。

  如此可见,是由昆仑、华山、禅宗三大宗门率先登舟。

  楮语听见祝枝道:“这便是十四洲仅有的三大盛宗。其余皆为平宗,我们也是。”

  待三宗之人快走完长阶,登上天舟。剩下的各宗修士便齐齐动了。

  “走吧。”祝枝道。

  楮语抬步往长阶去。也不动声色地留意其他宗门的动向。

  虽说方才剩余各宗都动了,但也不是一并涌上前来。还是隐隐有再分次序的。

  与太微门同行的约莫有二十几个宗门,而后剩下的所有宗门才比较随意地拾阶而上。

  长阶看似高远,也不过片刻。

  第七剑与崇远见着太微门六人登上天舟,约了晚点去华山的住处小聚,才各自离去。

  太微门的住所是一座沿危崖而建的高楼,名为摘星。

  远处也有一座危立的高楼,是北斗峰的住所,也名为摘星。

  两座摘星楼在一众山水行宫之间遗世独立般遥相呼应,又透露着针锋相对的意味。

  正如太微门与北斗峰在十四洲的关系。

  既是遍地修行灵气的门派之中唯二修行辰宿之力的门派,又是绝对的竞争对手。

  太微门此次只有六人,除去祝枝五人的房间之外,还有许多可供楮语选择。

  楮语径直挑了最高的那间,视野也最为广阔。

  放下行李,简单收拾一番,樊师弟便在楼下遥遥喊她,叫她下去一起去华山那边赴约。

  楮语刚与祝枝几人会面,几人召出法宝准备御器。

  忽然整座高楼一震。

  四周骤起大风,云雾也舒卷飞动起来。

  楮语堪堪稳住身形,祝枝解释道:“是天舟起航了。”

  楮语却并没回应祝枝。

  就在她方才摇晃后站稳的那一瞬,天舟起航的那一瞬。

  两座明亮的星官在她裂缝斑驳且黯淡的识海星图中高高升起。

  同时,自师父传给她以来便一直沉寂在识海中的那枚心法玉简——

  展开了一卷新的篇章。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