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宁门走狗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种的思想就相对被禁锢了。

  天底下无数读书人,都在钻研先贤圣人的学问,以此获取功名。

  就是在这种大条件、大框架下,王守仁独树一帜,硬生生从先人的条条框框中,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知行合一四个字,说是儒学之光都不为过。

  最可怕的是什么?

  并非王守仁能领悟知行合一的道理,而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知道心即理后,不过区区七八日,就能复盘总结,得出知行合一!

  就像是后世直接从读小学跳到高中一样。

  太牛叉了!

  不可思议!

  毫不客气的说,自这一刻起,王守仁简直就是开挂一般,一路势如破竹,顺风顺水。

  相比于心即理,知行合一更通俗易懂,完全是字面的意思。

  简简单单、朴实无华,一旦传开,便是几岁的幼童都能理解。

  届时,可以想象,这儒学之光,一种新的思想,将会有多少受众。

  “不错,不错的!”

  宁远感慨似的道:“伯安此言,也是令为师……醍醐灌顶啊!”

  王守仁忙道:“先生虽未提及知行合一,却已然身体力行,弟子……惭愧!日后,定当努力钻研先生的学问。”

  宁远尴尬的笑了笑。

  真正惭愧的,是他自己啊。

  从当日在朝堂提及格物致知开始,他就一直盼着这一天。

  因为满朝文武都是理论派,大谈儒学先贤经典,可实际呢?

  一个个五体不勤,固执又死板。

  通过知行合一,则直接将方向带到行动派上面来了。

  可以想象,此事,对整个大明来说,那将是质的改变与飞跃。

  而这些,归根结底,王守仁功大莫焉。

  他自己,不过是提前将这种思想灌输给王守仁罢了。

  “好了,伯安呐,你且先回去吧,知行合一四个字,可不是说一说那么简单,没事的话,多琢磨琢磨。”宁远一本正经道。

  “谨遵先生教诲。”

  王守仁起身拜别。

  宁远呆坐椅子上,面色古怪,过了片刻,又嘿嘿的傻笑起来。

  没办法呀!

  收了这么个大佬徒弟,想不流传千古都难啊!

  还有便是,知行合一一出,这大明的天,怕是要变上一变喽。

  “上朝,上朝去!”

  宁远快意而笑,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当有人看见王守仁在宁府门前跪拜的景象后,消息立刻如爆炸般,传播开来。

  若只是拜师,倒也算不得什么新鲜事。

  可这人是王守仁,堂堂举人,老爹王华还是成华年间的状元。

  即便要拜师,也应该拜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或者是当朝大佬啊。

  然而,都不是!

  那王守仁,竟拜了一个半点功名都没有的武将!

  读书人呐!

  与武将走的近一些也就算了,竟还拜师!

  脸呐?

  不要了吗?

  就这般自甘堕落吗?

  上值的路上,本心事重重的王华得知消息,气息一顿,险些又晕过去。

  他揉了揉额头,立即命小厮掉头回转。

  告假!

  还当个屁的值啊?

  王家,眼看着危在旦夕啦!

  而在大殿跟前,文武百官已是齐聚,面色深沉而严肃。

  就在此间,一道身影晃晃荡荡的走来,也不靠近,就站在不远处,抄着袖,佝偻着身子。

  “呀,这天儿,有点冷呀!”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