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朝野震怖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把手的寿宁侯府都能来去自如,岂不是说要洗劫他们这些百官也轻而易举?

  片刻之间,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太和门前。

  文武百官已经就位,没了往日间的闲谈,一个个脸上皆是相当严肃。

  很快,早朝开始。

  大太监萧敬扯着公鸭嗓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下方,一阵安静。

  过了片刻,忽而有一名文史站出:“陛下,臣有本启奏!听闻昨日寿宁侯被流寇劫持而去,百余官军皆被晕倒在地,此事应严查。”

  有了带头之人,又有人站出:“陛下,臣以为将此事交给那宁远实为不妥,听闻此子十分年轻,破格担任按察使本就有违祖制,况且此子担当大任后,半点效果没有,致使那流寇越发猖獗,臣提议换人清剿流寇。”

  “臣,复议!”

  “臣复议!”

  一瞬间便有二三十人跟着开口。

  弘治皇帝久久不语。

  大早上的,张皇后听闻弟弟被挟持,已是哭成了泪人,再加上满朝文武的提议,他也是压力重重。

  原本,他也是想借用清剿流寇一事考验宁远的,若办的漂亮,便提升职位,可他也没想到此事闹的这么大。

  守城官军、锦衣卫已然加力巡逻了,尤其是那寿宁侯府,守卫更是堪比皇宫,就这般,那流寇还能得手,不能说宁远不行,唯一能说明的便是,那流寇太厉害了。

  这也是他为难之处。

  眼下,满朝文武几乎都将目标对准了宁远,他若再重用宁远,怕都会惹得众怒。

  想了许久,他缓了口气,决定暂时压下此事,等询问宁远过后再说。

  于是沉声开口:“此事,朕已然知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

  下面,静了静,很快又有一名礼部的文官站出。

  “陛下,臣听闻那宁远借用清剿流寇,大肆戕害学子,传言中,今南直隶的解元唐寅竟被锦衣卫抓了起来,囚困与西山。”

  闻言,弘治皇帝悄然一震。

  如果说方才群臣指责宁远他还能忍受的话,那么,此刻他便是那已经引燃的火药,随时都可能爆发。

  那混账小子,竟敢胡乱抓读书人?嫌死的不够快吗?

  这天下是老朱家的,同时也是读书人的。

  那唐寅他也有所耳闻,乃是南直隶少见的才子,那混账把这等读书人抓了,得罪的,可就是普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了。

  “岂有此理!”

  弘治皇帝一阵气愤,却是努力压着,咬牙道:“此事,朕会彻查的!就这样吧,退朝!”

  群臣退下。

  弘治皇帝阴沉着脸,冲着旁边的萧敬吩咐道:“传那小子入宫,去……内阁。”

  萧敬了然,亲自跑了出去。

  来到宁府,房门大开,他还未进去,宁远便走了出来。

  此刻的宁远一脸淡然,还扬着几分笑容,对着萧敬施了一礼:“辛苦公公了,咱们走吧。”

  萧敬十分诧异。

  按理说清剿流寇不利,又得罪了读书人,这小子应该十分心虚才是,可看样子,竟反而有几分胜券在握的样子。

  他忍不住道:“宁百户可知此番陛下已龙颜大怒?”

  宁远跟着点头:“知晓的,身为臣子,令陛下如此担忧,臣罪该万死的。”

  嘴上虽是这般说着,可看那样子,哪里有半点惧怕。

  同时,萧敬注意到宁远提及的一个字眼,担忧,暗自点了点头。

  “既然宁百户都懂,咱家也就不好多说了,只希望宁百户千万莫要让陛下失望啊,走吧,陛下以及三位阁老都等着呢。”萧敬缓缓道。

  “会的,会的。”

  宁远呢喃似的,心下一暖。

  此番陛下叫他入宫,有问责,同时也有关爱。

  这种事若是藏起来,私下说,意味又不一样。

  可陛下既要当着三位阁老的面来问责,无异于解释给文武百官看的,说白了便是暗中为他开脱。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