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四章 寻仙问药天子事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如今朝中连个太后也没有,大宋经典的太后垂帘都不可能实现,只能是蔡京和梁师成把持朝政了。

  那时节,好不容易让蔡京走上正轨,梁师成被压制的局面一下失衡。

  势必是新一轮的腥风血雨,蔡京也会在权斗的过程中,再次把治国放下,专心搞内斗。

  如今是北方金朝和契丹交接的关键时刻,大宋乱不得,赵佶死不得。

  ---

  日上三竿,蝉声塞耳。

  昭德坊内,一棵参天银杏树下,有一个小亭。

  一品服饰,仪容甚伟,锦缎耀目,粉底皂靴,上首坐的正是当朝少宰杨霖。

  杨霖在此开坛收徒,学生是西北将门姚家二子,姚平仲、姚平逸兄弟二人。

  束脩之礼,一如寻常,不同的是这次又三个师兄在旁边,杨学越来越昌盛了。

  昭德坊外院的杂学家,更是纷纷到场。

  姚夫人折浣香还有几个姚家的长辈,也在一旁就坐,脸色都挂着喜色。

  姚平仲虽然不如弟弟俊朗,但是杨霖十分喜欢这个赌友,现在的学生。

  他为人豪迈,义气干云,又是个能打的小将。若不是童贯那厮嫉贤妒能,害怕他到皇帝跟前乱说,也不至于被逐出军中。

  这样的人,当一个元帅或许不行,当一个大将是再合适不过。

  睥睨冲锋,陷阵破寨,好似当年吕布手下的高顺一般。

  “小太尉”姚平仲偷偷看了一眼,发现今日到场的,都是些派头十足的官员。

  自己的恩师势力如此之大,将来自己是不是可以求他,重新安排回军中。

  收下学生的礼物之后,杨霖挥了挥手,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吴敏和蔡绦上前,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盒子,和自己当初收的一样,都是上品的文房四宝,这次还多了一个千里镜。

  然后杨霖又准备了七块玉牌,上好的和田玉上,刻着一个“实”字,赐给七个弟子。

  马扩和宇文虚中在契丹回不来,由吴敏保管,提醒自己门下的学生,这一门的宗旨便是一个实干。

  杨霖在金殿豪取状元之时,剽窃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好应了如今的门风学风,便是做任何学问,都要落到实处,有的放矢。

  在众人的围观下,杨霖于小亭中,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他是儒道两门的大家,天生说话就容易让人信服,毕竟在儒学他是状元出身,谁敢说状元无才。

  道门他是神霄道教副掌教,延庆观师叔祖辈的高人,皇帝御赐的侍辰羽客。

  这一讲,便讲到了黄昏,周围的人不管是什么出身,什么学识,都听得津津有味。

  因为杨霖讲课不讲假大空的真理,只是说一些人人的都知道,却都不懂的学问。

  比如说两小儿辩日,孔圣人不懂的事,杨霖一一讲解清晰,让人恍然大悟。

  其中参照不同,大小不一样的道理,引申到为人处世上,也是发人深思。

  就连折浣香,也听得津津有味,时常掩嘴轻笑,丝毫不觉枯燥。水一样的眸子静静看着他,不时地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周围的杂学家,听到自己所学方面,少宰竟然也时常不经意流露出一些渊博的学识,不禁暗生敬意。

  直到天色将暗,折浣香才想起要走了,杨霖赶紧道:“今夜都为本官收徒前来,就在府上吃过晚宴,我们聚一聚再走吧。”

  其他人倒还好,折浣香乃是孀居妇人,如何使得。

  杨霖不给她推辞的机会,笑道:“来人呐,把姚夫人引到内院,让夫人作陪。”

  这样一来,折浣香倒是觉得妥帖,便敛裾谢过,嘱咐了儿子、侄子几句,让他们虚心求学,尊师重道,然后跟着丫鬟进到内院去了。

  漫不经意的瞥了一眼美妇背影,杨霖不自觉咽了口唾沫,脸上却还是师道尊严的从容恬淡。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