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再返蓝星_机战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办法从飞鹰那边换取到全部戴森球的技术,至少是最关键的人工太阳技术,以及模块组合后的稳定技术,但这并不妨碍秦云这边可以先确认神宫寺玖苑对戴森球有多少了解。

  然后再让神宫寺玖苑和塔罗尔那边先行开始对模块的制造,等到换取了关键技术后在对模块外壳进行改造,增加人工太阳最终彻底完成戴森球的制造。

  这样一来既不用更换完整的戴森球技术,二来嘛也能提前的开始戴森球的制造,到了未来多种族混居的情况下,甚至每个模块都能成为单一的种族居住点,相当的棒。

  飞鹰展示的戴森球技术让秦云有了底气,并不担心未来在只有十二个殖民卫星的情况下人口过大的密度问题,等到真出现人口太多的情况时,那个时候恐怕戴森球模块都已经制造出很多出来。

  在确认了戴森球的问题之后,秦云就在前往蓝星的舰队中远程联系了神宫寺玖苑,并且和神宫寺玖苑也做了很多的沟通,然后让神宫寺玖苑和塔罗尔那边进行对接交流。

  而在抵达蓝星之前,秦云这边就得到了神宫寺玖苑的回复,戴森球的项目可以进行,连秦云没有考虑到的材料方面的问题神宫寺玖苑和塔罗尔那边都能够进行解决,随时都可以开始戴森球模块的试制工作。

  神宫寺玖苑或许本身就对这种戴森球有一定的了解,而塔罗尔又具备基本的东西,两边一旦接洽完成之后试制工作自然就可以很顺利的进行下去。

  只是塔罗尔的技术人员虽有,但技工却不足,同时在很多材料方面也有很大的缺额,所以这边的进展也并不会很快,按照神宫寺玖苑的计算,在不会带来其他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要完全制造出合格的第一模块,时间至少需要在半年左右。

  不过一旦制造出第一个模块之后,剩下的模块制造时间就会大大的缩短,复杂的地方仅仅是在于内部的环境构造,而模块本身几乎所有的结构都完全是可以利用量产手段来解决的,而这样一来,一个新的大型工厂就迫在眉睫,包括足够多的工人。

  如今的星门特区正是旭日东升的阶段,很多问题都处于正在解决或是亟待解决的阶段,半年也好,一年也好,甚至是三五八年,这些发展所需要的时间也都是必须的。

  但只要秦云这里一日不出现问题,在发展阶段还是将以战力的提升为主要方向,虽说是感觉有些穷兵黩武的样子,可这也是星门特区唯一能够选择的方向。

  威胁不仅来自于星门,同样来自于内部,只有武力在这个阶段才是稳定的基础。

  终于,舰队终于来到了蓝星圈,而秦云也在离开蓝星圈多日之后回到了这个他曾经奋战并且带给了他很多荣誉的地方。

  只是这一次他代表的不再是联邦的一员,而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