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正统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大人见谅。”

  刘三吾说道:“陛下,其实臣请何大人去翰林院,是有一点事情担心何大人弄不清楚。”

  朱元璋说道:“哦,朕看何夕就很不错。还有什么地方不妥?”

  刘三吾说道:“正统。陛下登基,以明承元统,以安天下。之前修史,就以此为根基。而今何大人却没有一言及此。臣以为何大人到底是年轻,事情想得没有那么周全。是以还是以国子监祭酒宋讷等方正老儒指点一二吧。”

  刘三吾点出来修元史,从来是一个政治工程。

  正史,估计除却司马迁的《史记》之外,都是政治工程。甚至政治作用也要胜过其他作用。元史自然也是。这也是为什么,连修元史的宋濂本人都承认,他修的元史很有问题。但是这个在学问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大儒,最后不得不将这个自己也觉得不好的元史付梓。

  虽不愿意,实不得已。

  但是何夕在之前修史意见中,从来没有提起过。

  朱元璋说道:“何夕,你怎么想?”

  何夕深吸一口气,心中暗道:“刘三吾果然敏锐。”

  是的。何夕对于明承元统。是很有意见的。

  正统这东西,其实代表着政治倾向,立什么为正统。就代表着什么样的政治倾向。

  承元统有没有好处?

  自然是有好处的。

  在元朝之前,北方被辽金统治了百余年了,对南宋根本没有什么思念了。即便是韩林儿是以宋朝的名义起兵。但是对士大夫以及地面豪强来说,宋朝的名头实在不够。

  继承元统,对于统治北方。收纳北方的人才是很有用的。

  从当初的北伐诏书上,就能看出来。对蒙古,色目,女真等族,一视同仁。

  而士大夫们之前也承认元朝为正统,很多人都在元朝做过官,元朝为正统,那么这些士大夫们在元朝的政治资本在明朝都有所继承。

  反过来,如果不承认元朝为正统。

  那么,如何定义元朝。元朝不是正统,自然是蛮夷了。

  当初效力于元朝的士大夫又该怎么定义?

  但是有其利自有其弊。

  甚至明代后来很多大儒都不愿意承认元朝为正统。

  就是因为元朝如果是正统的话,在儒家华夷之辨上就无法解释,许衡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种无耻之极的汉奸言论。就无法根除。因为这一番话,是元朝正统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元朝如何是正统,那么华夷之辩,这个儒家传统题目就要倒。否则就要以许衡这种汉奸言论为根本。

  这令很多大儒无法接受。

  在何夕这里就又不一样了。

  何夕对儒家内部怎么解释不是太清楚。

  他很清楚一件事情,工业革-命之后,自然会掀起民族主义的狂潮。在何夕看来,大抵是教育普及到了最基础的个人,每一个人都会重新进行身份认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