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朱元璋的思考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人?”

  朱元璋忽然想起,已经被他处死宗亮了。宗亮跟他十几年。当年处理方国珍的时候,他就在身边。如果他还在,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朱元璋并没有解释,说道:“你去查。”

  詹鼎乃是方国珍的谋主。

  就朱元璋来说,他看不起方国珍整个团体。或许,方国珍打海战很厉害。但是很抱歉,方国珍与大明是在陆上打的。在朱元璋看来,方国珍所部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包括方国珍自己,都是草包。

  但是并不意味方国珍团体之中,没有人才的。

  詹鼎就是朱元璋有印象的人才。让朱元璋评价詹鼎有宰相之才。

  方国珍为人反复无常,他数次说要投降大明。但是数次失约。最后,被汤和等人兵临城下了。而且朱元璋对方国珍这种反复无常的性子,也感到厌倦,已经决定武力解决了。方国珍派詹鼎来朝。用三寸不烂之舌,为方国珍争取了投降条件。才有了方国珍一门安稳。

  否则,以方国珍数次爽约的行为。方国珍怎么有善终。

  只是,时间长了。朱元璋一时间不记得詹鼎而今任什么官职了。

  徐正效率很高,说道:“陛下,詹鼎而今在锦衣卫大牢之中。”

  朱元璋一愣,说道:“他怎么在大牢之中?”

  徐正说道:“詹鼎投奔我朝之后,先在刑部任职,但为杨宪所诋毁。外迁陕西布政使。后专任河南。因为胡惟庸在朝,一直不得入朝。后来胡惟庸倒台了。专任刑部郎中。因为牵连到逆案之中,免官下狱。”

  朱元璋说道:“什么逆案?”

  徐正说道:“是郭桓案。”

  朱元璋说道:“怎么还没有死?”

  朱元璋倒不是诅咒詹鼎。而是,郭桓案已经处置过了。如果詹鼎该死,早就行刑了。如果詹鼎不该死,而今他也应该被放出去了。怎么还在牢里。

  徐正说道:“奴婢不知道。”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道:“朕大概知道。”

  大明司法,绝对不是完全清白的。即便在后世,一些案子也未必能调查得清清楚楚的。更不要这个时代了。詹鼎大概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说不清楚。说他涉案也行,说他不涉案也对。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詹鼎在朝廷之中有人脉。或许也就放出来的。

  但是詹鼎怎么可能有人脉。

  杨宪是浙西派的大佬。虽然下场不好。而胡惟庸也是淮西派的大佬,虽然下场也不好。但是浙西与淮西,这已经是大明政治版图的绝大部分了。詹鼎两边不靠,还想得好。

  根本不要想。

  这种情况下,詹鼎没有被顺手弄进郭桓案给弄死,已经是詹鼎的幸运。

  或许,不是詹鼎的幸运,而是何夕的影响。

  在何夕的影响之下,郭桓案虽然重办。但是太子主持的。即便都是重办。朱元璋主持下的重办,与太子主持的重办,不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