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好奇的朱雄英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所以才这样装。”

  杨震简单的介绍了。三种码头常见的装卸方式。

  第一种是人力装卸。一般来说,就是工人们扛着麻袋,踩着栈桥,将货物装上船。也就是袋装。

  第二种是箱装。类似于后世的集装箱。但是规格小很多。用滑轮,杠杆,吊进船上。这也是比较新的,这几年才用的。不过箱子规格不一。还没有统一规格。

  第三种,就是而今这一种了。

  类似于传送带。一节节拼凑出来的。可以将散货送进船舱之中。只是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不能送太远,也不能送太多。还有一些浪费。

  朱雄英细细问了一番,了解原理之后,也就不在追问了。

  朱雄英的学业,朱元璋过问过。所以朱雄英的学业之中,有科学知识。是何夕口述,工理学院总结,改编出来的教科书。对杠杆,滑轮,牛顿三定律,都有讲解。

  只是参考实物,让朱雄英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已。

  朱雄英说道:“为什么这么着急?”

  杨震说道:“因为山东大饥。急需粮食,这一次是朝廷直接征召我们。要一并运输粮食去登莱。早去一会儿,就少饿死一些人。”

  如果说,何夕知道山东旱情,还是一个传闻。一个预判。但是此刻已经演变成了事实,今年到而今,一场雨雪都没有下过,去年冬天也少雨水。到了而今就可以判断,今年五月的守成,几乎等于零了。

  已经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本来山东的粮食就紧张。再加上大旱绝收的预期,山东粮食价格,已经涨到天上去了。所以,朝廷下令,免除山东一省,今年赋税。另外直接征用船只,运输一百万石粮食去登莱。

  而今大明朝财政是非常健康的。钱有,粮食也有,船只也有。

  只是高丽战事,占据了官府船只的运输量。才必须临时征召。

  朱雄英似乎听明白了。点点头。

  只是他还是低估了天灾**,是什么概念。

  毕竟大明天下这么大,每年都有一些问题,比如广西大藤峡,这是源于去年的乱子,去年各地的乱子,都一一平息了。唯独广西大藤峡,越演越烈。

  原因很简单,大藤峡是本来就有的问题,被人恶意引爆了而已。

  大藤峡瑶民深居山中,以大藤峡为中心,有十几个县大小的地盘,都是瑶人居住地。朱元璋之前的政策,就是承认现状。因俗而治,只要瑶民不出来闹事就行了。

  朱元璋这个政策沿用一百多年,到了成化年间。因为人口增多。汉人与瑶民争夺土地。才发起了激烈对抗。

  让大藤峡屡叛屡降,打了好多次。

  很多时间,建设难,但是搞破坏很容易。

  朱元璋为让汉人与瑶民和谐相处,甚至杀过一个有害于瑶民的官员。才算是将瑶民安抚下来了。

  但即便朱元璋是皇帝,也不可能无条件让步,点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