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回家在即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有太多机会了。

  营口学堂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能升官很快的地方。

  国子监本质上是一个官僚预备学校,他们之中,固然有很多政治家的苗子。但是大多少人本质上是官僚。对他们也不能期望太高。

  朱雄英自己不觉得,其实他接受的是整个大明最前沿,最科学的知识体系,他很快在所有学生之中脱颖而出,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而营口大学在何夕的思想指引之下,很重视,科学与实践结合。

  这个时代很多发明,其实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科学知识。正因为如此,一些发明反而是工匠更容易上手。

  第一个工业革命其实是工匠推动的。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家才渐渐成为主导。

  但是何夕还是想将科学体系引入,从而加快发展。

  所以,这些学生总是有一些课题的。

  而朱雄英带这些人,他们的课题就是农业机械。

  也是何夕的政策,在辽东推广教育。让很多中下层百姓有了读书的机会。

  从这些人的衣服上,就可以看到。

  每一个人的衣服看上去很脏。并不是这些人不爱整洁。而是,衣服不能勤洗。后世很多布料,洗上几次,就会坏掉。这就是所谓的高端布料,其实在古代这才是正常状态。

  很多布料,清洗的次数多了。就变成了烂布条了。

  而对于百姓来说,衣服是宝贵的财产。使用的时候,自然要爱惜了。有人干活的时候,要光着膀子,并不是不喜欢穿衣服,而是爱护衣服,因为人如果受伤了。划破皮,能好。但是衣服如果扯破了。就不打好办了。

  即便打补丁也不好看。

  这些人很多在家里都是下地种田了。所以,他们才想制造出能节省劳动的农业机械。

  只是这个举动,让朱雄英震撼非常。

  因为辽东地多人少。人口奇缺。一些省力的措施,都大加推行。何夕其实推行了很多农业与水利上的改进。这些朱雄英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他在宫里的时候,其实也跟随马皇后一切耕作过了。

  知道种地是怎么种的。

  比起播种辛苦,而今用这个播种的机械,要省力太多了。

  朱雄英毕竟是太孙,何夕有时间也讲让朱雄英叫到身边,耳提面授。所以他很清楚而今辽东最大的短板。那就是粮食生产。而这一件事情,最大的问题是人力缺少。劳动力缺乏。

  对于何夕推广机械。提倡机械。朱雄英内心之中,其实并不是太看好的。毕竟,什么有机械者必有机心之类的议论。儒家在使用机械上,其实并不持有什么正面的态度,朱雄英在读书的时候,固然是接触了不少何夕的思想。但是何夕过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小了。从小读的三百千,四书五经,这些东西才朱雄英读书的底色。

  他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而今日,所有的一切在朱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