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太子回京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得差不多了。虽然他很不愿意,但是秦王之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太子与沐英在这一件事情上,有一些处置失措的地方。但是这一件事情,错不在他们。

  朱元璋想看到太子在这个时候的反应。

  但是太子毫无反应。

  似乎默认了沐英的话。

  朱元璋也知道,秦王之死,不管怎么说总是要有人负责的。太子不能负责,沐英来负责也行。

  只是太子表现的,太没有担当了。

  朱元璋淡然说道:“既然帽子不合适,你就留下来,回去闭门思过,不得圣旨,不得出府。”

  沐英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随即缓缓地退了下去。

  随着沐英离开,朱元璋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徐正很有眼色地缓缓的退了下去。

  朱元璋沉默了很久了,说道:“这一件事情,你准备如何处置?”

  太子沉默了一阵子,说道:“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朱元璋听了更生气,说道:“你就这样想吗?”

  太子心中暗道:“我还能怎么想?而今之局面,我说什么有用吗?或者说,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太子说道:“此事是孩儿的错,孩儿任由父皇处罚。”

  朱元璋心情本来就不好,听了这一句话,更是怒气勃发。

  认错。

  好吧,对学生来说,承认错误,也算是端正态度。对一般人来说,承认错误,也算是负责任的态度。但问题是,对于皇帝来说,却不是这样的。皇帝承认错误?给谁承认?承认了有什么用?罪己诏是一个狠招,那不是一般情况下用的。在常规情况下,皇帝是断然不能承认错误的。因为承认错误,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糕,而不会变得更好。

  皇帝固然是天下一人,但问题是,皇帝是最孤单的人。拥有无限的权力与无限的责任。

  也就是说,没有人会给皇帝擦屁股,自己弄的烂摊子,要自己处置。自己吃的亏,要自己咽下去。自己消化,自己善后。

  身为太子,大明的储君,面对而今的局面,只有认错的态度。

  大明需要这样的皇帝吗?

  这也不怪太子。

  实在是朱元璋对太子保护得太好。

  太子看似独当一面,其实,朱元璋在他背后,这是谁也不能忽略的存在。看似说,朱元璋什么也不说,单单太子的身份,就能让天下不敢不从。

  太子从来没有陷入过如此尴尬,如此绝望,如此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局面?

  他本能地做出了一个选择,甚至他是他下意识的选择。

  那就是将这一件事情交给朱元璋去办。

  因为在太子的心中,从来没有朱元璋办不下的事情。

  太子甚至有一些自我的逃避的心态。

  朱元璋说道:“你去见你母后吧,这一件事情我还没有给她说,这一件事情你自己办。然后去接秦王一家人来京师,秦王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