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6章羊毛出在羊身上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桃姐》的首映在5号,场次很多。许安华在威尼斯斩获过不少奖项,去年的《盐的代价》也顺利为万倩拿下了影后的奖杯。因此,主办方对这部电影很是重视。

  不少文艺片的导演很喜欢玩花活儿,长镜头、大场景咔咔往上一怼,感觉自己特牛逼,特别有《处女泉》的范儿。自认为评委们看了自己的电影,也都会摆出安叔的经典表情包,来个备受震撼的评价。

  可是,这种风格在欧洲反而不太受欢迎。

  比起那些平平无奇的文艺片,欧洲这帮文艺咖还是喜欢放鸽子的吴玉森还有笑傲江湖的徐老怪。

  他们不关注人们的生活,单纯就是把香江或者说国产电影当作一种奇观,一种远离自己生活的神秘。

  所谓远方,便是一种单纯的意象。他们幻想着一种只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东方,并期待在电影中得到验证。就像很多人幻想着美好的巴黎,但对真实的城市却不屑一顾,甚至有点叶公好龙。

  跟《黑豹》似的,老美压根不在乎什么真实的设定,他们要的就是蛮荒和科技的对比,根本不去想那帮有高科技的非洲人为啥还要拿着刀剑肉搏。

  ol就完事儿了!

  对于文艺片,欧洲这帮人就很尊重了。好莱坞电影入侵虽是大势,但这帮人心里还是不把商业片当作真正的电影。

  在他们心里,只有那种讲述死去活来故事的高逼格文艺片才是电影,别的都只是玩闹,这个才是正经。

  开场前,万年跟徐昊峰等人来到了放映厅。

  这里还算热闹,兴许是《盐的代价》给许安华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厅内候场的观众很多,几乎要把一座可容两百多人的大放映厅坐满。

  “许导···”

  放映厅门口,许安华领着主创一行人亲自在门口迎接,跟每个人握手道谢。

  这大概也算是对艺术和对电影的虔诚,极具仪式感。

  “万年!”

  许安华打了个招呼,寒暄几句之后便放过了几人。

  万年他们也没停留,见放映即将开始,他们便走进了厅内,借着有些昏暗的灯光往里走去,找了座位坐下后,便安静的等着电影开场。

  许安华最大的特点是能驾轻就熟的将一个沉重题材讲述的妙趣横生,《桃姐》讲的是一个老无所依的女佣。若是换到另外的导演手中,恐怕电影会变得极压抑,极沉重。

  对于导演来说,最难得是处理沉重现实问题时能够举重若轻。例如《寄生虫》,即便是一个讲述社会地位和阶级固化的绝望故事,在奉俊浩的手里也能变成一部妙趣横生的商业片。

  而《桃姐》这部电影在《天水围的日与夜》的绝望痛苦和《女人四十》的悲欢离合中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通俗看是“有笑有泪”,仔细回味则是许安华探讨家庭伦理命题与人文关怀的一贯体现。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