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风平浪静 四_夫妻古代生活守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璟:你可知道我娘被送去哪个庄子了?

  元蓉:奴婢这就带点粉票,打赏,推荐票同刘吉问问——

  丽君听得姜氏要罚王珞在佛堂罚抄经一日,还不许用饭,急的跟什么似的,忙打发夏雨夏雪去取几件衣裳锦被等物送去佛堂候着(破天九变)。

  “小姐年纪小,哪里禁得住,再说,刺绣这功夫,等小姐再长几岁,凭小姐的聪颖,定能学好的。”丽君拢着王珞的手,叹了一声。

  “娘也是为我好,再说去佛堂抄经也当是为公府祈福了。”王珞不以为意的笑笑,要不是有姚妈妈帮着劝了几句,只怕丽君还得长吁短叹好一阵才肯走。

  公府的佛堂位于后院东中西三路的中路,以一座颇有些洋味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祖帝“德”字碑为中心,前有中大堂、蝠池,后有蝠厅、敬礼堂,布局得十分精致。

  敬礼堂便是这佛堂,是中路最后的一个院堂,后头便是荣德公府的高墙。所以从烟霏馆往着敬礼堂去,颇有段路程,但因着是受罚,姚妈妈也没好让王珞乘着小油车或是肩舆过去。

  不过王珞倒也没觉得累,反而在这曲曲折折的抄手游廊里走得极为舒畅,当成信步游庭一般。只是这上京雨季的春日,天气变换若女人的心,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雷声轰鸣。

  好在已经进了敬礼堂,守堂的几个嬷嬷将丽君和送衣裳锦被等物的夏雪夏雨拦在了外头,一个皮肤寡黄的嬷嬷打发小丫鬟接了那些衣裳锦被,然后便领着王珞进去。而姚妈妈和另一个嬷嬷交代了几句,丽君纵是不放心也只能由着王珞进去,这毕竟也是公府的规矩。

  这敬礼堂布置得十分素净,这素净里却又透着庄重,无一不透着这袭爵四代的公府的底蕴(无上念诀全文阅读)。其实王珞不曾来过这佛堂,似乎佛堂对于未出阁的千金,只怕除了罚就没别的意义了。而王珞一向乖巧,自然不像王璟,王玥一样时常来此做客。

  领王珞进去的嬷嬷十分不苟言笑,只将她领到堂里东间暖阁里,指了个铜盆,提醒她抄经书前先净手。而小丫鬟将衣裳寝具搁到暖阁的罗汉床上后,便忙退了出去,王珞瞧着,看来这一日她是落得清静了,绝对无人服侍,除了没饭吃这点,似乎也不错。

  这么一想虽然有些苦中作乐,但王珞在梨花木书案前站定,展开了纸,随手翻看了案几上堆积的经书其中一本,磨了墨便写开了。

  不知不觉王珞就写得手有些发麻,肚子也有些饿了,她朝窗外看了几眼,也估摸不准时辰,只猜肯定是过来午饭的饭点了。正准备在暖阁里松弛松弛筋骨,毕竟也没说一天要抄多少经书出来,她倒也不急,只是正做着伸展运动时,便听得暖阁外有些声响。

  “我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