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就是不知道是几级钳工!_我在1980年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回舟和郭泰山骑着车沿着很宽阔的水泥马路悠哉悠哉的欣赏着路两边的风景。

  两边都种满了高大的女贞树,枝叶繁盛的女贞树挡住了炎热的酷暑。

  放眼望去,厂区北边是一条小河,小河上还有水鸟在那里扑腾,一幅原始风光。

  五、六十年代的小河可比现在要宽的多,以前广大农村没有公路之前都是靠水运。

  在没有什么见识的的人的眼中东方厂厂区之所以觉得巨大,不是因为在六七十年代修的农用小码头。

  而是因为码头旁还有两座巨大的农具仓库和粮仓。

  两座“苏式仓”都是东西向修建的。

  解放之初修建的这两座“苏式仓”长80米、宽20,都是用青砖砌的。

  四米多高的天顶,外表敦实、古朴、厚重。

  1976年机械学院校办工厂成立,ay市政府这两座仓库和小码头划给了校办工厂。

  然后校办工厂第1任领导把两座巨大的仓库进行翻新,把仓库改造成机械加工车间,一直使用到今天。

  这个暑假刚开始,叶回舟来这里干过苦力,一天赚一毛5分钱,但是中午食堂包顿吃的。

  今天叶回舟来晚了食堂早就收摊,但叶回舟和徐大姐打招呼的时候,看见食堂的大厨崔师傅提着一网兜青蛙走向食堂的后门。

  难道崔师傅又要做泡椒炒小肉棒?

  叶回舟在单车上想想,泡椒炒田鸡,口水就不住的咽了下去。

  两个人骑着车来到一号车间的大门口,下了车,锁了车。

  郭泰山没有来过东方红机械厂,对于一切都是好奇的。

  抬眼望向车间大门,最顶上上方的一个脸盆大小的红色五角星。

  每年七一时,厂里面的宣传队就要刷红漆。

  现在红色的五角星明显是近期刷过的,显得鲜红鲜红的。

  “走,我们去隔壁!”

  叶回舟凭着印象轻车熟路的绕过一号车间的大门口,往右手边走。

  机械厂职工集体宿舍和办公楼建在东北面的山坡上,共前后三栋。

  都是坐南朝北的四层红砖简易楼,沿着山坡前低后高。

  两栋是宿舍,一栋是办公楼。

  这些刷的黄漆的三层楼房是东方红机械厂领导干部的办公用地。

  他俩从外面进到楼里,里面显得有点黑。

  楼的两侧是楼梯,拐弯左手挨着楼梯的是房门已经脱落的公共厕所和水房。

  大白天的楼道有些昏暗,飘着一股轻微的厕所味。

  叶回舟望望天花板头顶上的小黄灯泡大部分不亮了也不知道修理一下。

  只能靠远端的窗户和没有门的打水房透进一些光。

  3栋楼是统一修建的一模一样,根本就不考虑采光,通风。

  这个设计比他家61栋的设计还要臭。

  楼道里两侧的房门相向,

  上了2楼往里走第3间,上面有一个牌子,“车间主任办公室”。

  叶回舟带着郭泰山敲了两下门,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