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章 你们村人心不齐_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刘二叔对眼前俩人,那是恭敬的很,虽然眼前这俩是捕快,按照品级而言,属于贱民,属于是那种三代不能考科举的家庭,但这贱不贱的,跟刘二叔这样的老百姓没有关系。

  人家这个捕快的名号,这个职位可以父传子,子传孙,然后一代一代传下去,只要王朝不出问题,这些衙差家庭基本上不会换的。

  这属于铁饭碗,普通百姓还是挺羡慕的。

  至于说看不起衙役和捕快的,只有那些真正的士大夫,有钱读书的人,有机会考科举的,才会看不起这些人。

  李捕头和王捕快,也算是认识刘二叔,把马停了下来,低下头问:“刘村长,你们村的左千军,家住何处?”

  刘二叔听完愕然抬头:“二位是来找左叔公的?

  左叔公现在不在家,上山采药去了,如果事情不急,不如二位先去我家,我奉上好茶饭。

  吃喝完,左叔公就该回来了!”

  李捕头和王捕快看看天色,点头下马:“对了,你们村有个女子王阿九,超过十四两年了吧?

  通知一下,让她把欠的税赋给交上!

  朝廷律法有定,女子年过十五而未婚者,税赋五算,年过十六而未婚者,官配。

  刘村长,你们村有女子年过十五而未婚,你不上报,有些失职啊!

  若不是你们自己村民递了状纸上来,县衙都不知道你刘村长居然如此大胆!”

  朝廷税赋之人头税,以前每个人每年人头税二十文,现在翻了一倍每年四十文,女子过了十五而未婚者,四十文翻五倍,也就是二百文钱。

  两年,就是四百文!

  一担粮食也就一百二十文钱,或多或少点,400文差不多就是三四担粮食。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买三四担粮食的四百文钱那可是老鼻子钱了,甚至有些家庭根本一下子就掏不出来。

  但是现在刘二叔关心的不是这四百文,而是点头感谢李捕头:“谢过李捕头,走走走,今天说什么也要去我家吃上一顿茶饭。

  刚好,我们家还有一坛子酒存放在隔壁村酒坊处,我这就让人去取了回来。

  那都是糯米酿了好久,家里的鹅,长得太肥,再不吃就瘦了。

  干脆杀了,放到锅里焖上小半个时辰,肯定美味。

  定要让二位吃个痛快!

  吃完了,那么左叔公差不多就回来了!

  到时候,”

  说完,上前就把两个捕快的马缰绳抓在手里,二马当先的领着两个捕快往自己家走去。

  走了几步之后,突然回头,冲僵立在路边拉着弟弟,不知所措的九姑娘喊了一声。

  “九姑娘,回到家等会,一会我拿钱过来,你帮我到隔壁村酒坊拿坛子酒回来!”

  九姑娘搂着弟弟,很快反应过来,应了一声:“诶!”

  刘二叔牵着马走进自己家门,冲着屋里的婆娘喊了一声:“把家里那只最肥的鹅给杀了,招待李捕头和王捕爷!”

  招呼李捕头和王捕快在堂屋坐下,倒上水,摆上一碟子炒豆,这才有时间询问。

  “左叔公七十一的高寿了,不知二位捕爷还有啥事儿需要找到他老人家?

  超过七十了,就算犯到点啥事儿,主要不是杀人,基本上官府都不过问了吧?”

  李捕头笑呵呵的看了刘二叔一眼:“放心吧!

  刘村长,不是什么坏事!

  是衙门听说左千军有一子侄,现在开始习练斩妖除魔的手段,所以让我等二人过来探探口风。

  想来问问愿不愿意到衙门效力。

  并不是坏事!”

  一听李捕头这么说,刘二叔这才松了口气:“那王阿九的事,真的是我村村民上的状纸?”

  李捕头点头:“这种事儿虽有律令在,但基本上民不举,官不究。

  况且,民间女子很少很少有超过14未嫁者。

  如果不是有人上告,县尊根本就想不起来有这么件事儿。

  现在不只是要补回两年的人头税,并且查实是否已经超过十六,若超了十六是要官配的。

  十六的老姑娘如果真的官配,肯定配不到什么好人家,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孤寡。

  唉!造孽!

  说到底还是你们村人心不齐啊!”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