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4章 太短暂了_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做些什么,诸位不能在最需要意见的时候沉默啊!”

  此时倒也有人起身说两句。

  但片刻之后,有人站起道出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得全场注目:“现在只有等待!”

  “等待明帝国与清帝国的战争!”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好看了很多。

  再等一年就好。

  并不算漫长。

  甚至有些太短暂了。

  明帝国此前因为内乱以及和清帝国的战争,根本没有向海上扩张的势头,近年来出了个南洋公司,又赶上两个帝国关系微妙的缓和且停战了

  可战争总是要来的。

  发言者的一句话如同黑夜中的明灯。

  议员老爷们茅塞顿开,小脑袋瓜里顿时就冒出了无数的妙计。

  战争,战争能将帝国拉下泥潭,让明帝国在海上的滔天威势不再。

  清帝国有可能做到,但议员老爷们觉得他们得让清帝国做的更好。

  尽管之前的热兰遮总督以及一大批荷兰人陷在清帝国境内变成了奴隶,但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清帝国的合作在议员老爷们看来很有必要。

  有太多人期望大明死了。

  同理。

  也有很多人期望大清死。

  但两国内部大致是团结的。

  大明士绅以前可能觉得大明死了就死了,反正他们是铁打的老爷。

  但摊丁入亩实在是要了老爷们的亲命。

  大清处于封建王朝早期,内部本就团结,且大明不许明面上大搞奴隶制这一点是咱大清上下绝对不能容忍的。

  战争还未开始,似乎就有了要打十几二十年都不一定能结束的意思。

  这就更显得和平的短暂了。

  也是从这第二年开始。

  两个世界上最强的帝国是时候举起一杆杆光明辉煌的大旗了。

  大明帝国南京城。

  新的一期大明周报发布了。

  “停了,可算消停了,之前报纸上说广州那边好多难民跑过来卖身为奴呢,大多都是孩子,虽是安南土人,但那图样画的真可怜呢!”

  每每此时,南京城内的公子小姐们小聚一场,开个小茶会就着早点看报纸,闲聊两句。

  “我家里就买了两个,其中小女子不大就遭贼人污了身子,那安南的土人实在没有人性!虽说不打仗也好不到那里去,但能不打是最好。”

  青年人心性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最易被牵着鼻子走。

  报纸上对大明停止了安南诸国战争这事儿一番什么宗主担当,天朝仁德,大明威震四海好一阵夸赞。

  大明人也与有荣焉,自觉这里头有自己的一份仁善与功德。

  占据道德制高点向来是知识分子最喜欢的。

  '《易经》有云:世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曰诚!圣人有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大明于安南一地布施教化,息争弭乱,乃是奉天道!行人道!此大治盛世之象!我有明一朝义并万国!福泽万国!

  有这么一段在报纸上起个头,大明的书生们跟风一吹!

  只要大明朝廷不嫌弃制高点风口的风大,那么以大明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数千年先贤积累下来的理论文献,人道主义思潮爆发不过转眼间的事。

  虽然战争的残酷并不是一个思潮能改变的。

  人道主义法,那一条条公约也不可能完全束缚住战争机器。

  但规则与秩序总是要有人来发起并制定的。

  这次,决定世界秩序规则的,是十七世纪下半处于短暂和平中的大明帝国与大清帝国。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