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4章 一位“好汉”_原点序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脱离天墉,融入人族秩序之中,西首虽然距离天墉很近,却是最早一批自成体系的,也是少数没有被圣裁军队荼毒的昆仑城市之一。

  倒不是因为商人唯利是图,不考虑国仇家恨,恰恰相反,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对待战后分裂的昆仑一族。

  一方面,他们积极响应人类秩序的要求,成立裁断席,与杂脉城邦建立联系,欢迎杂脉进入城内生活贸易,允许昆仑后裔与杂脉通婚。

  另一方面,他们保持昆仑人对城市的绝对控制,完整沿袭了祖承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并且逐步同化了入城的杂脉。

  可以说,西首城用一种更为市侩或者说理性的方式度过了难关保存了自己。

  要说这些知识有多大用处吧,其实也没有。

  不过,刘嚣一直好奇这89座昆仑外城究竟是个什么状态,现在算是了解了一些。

  路边的茶坊食肆中,说的书都是关于承天与守备军团几场胜仗的内容,什么姜辞一剑开天门,什么云霑阵斩开山圣者,什么齐军略智破傲罗,什么琴娥梵音震弗耶

  nnd,怎么感觉自己干的那些事都被记到别人头上了。

  刘嚣还特意听了几段,好家伙,杜撰的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严丝合缝,合辙自己斩杀傲罗,灭杀第五军团几乎所有强者,最后却成了个小透明。

  哦,也不是,书中还是提到了自己,因为犄角邑那新开了一扇游离门这个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这里就多了一位“好汉”,解决这一bug。

  好汉!?是什么鬼!连个名字都没有吗。

  算了,刘嚣也不是真想在演员表里挂个署名,只是好汉这个称谓实在是很难接受而已。

  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其实就代表了西首城的政治倾向,他们是绝对站在昆仑一族这边的,否则叙事的角度,故事的内容也不会如此选择。

  可惜啊,刘嚣还想听听“任平生的灾祸人生”之后几回的故事,看来是没戏了。

  除了坊间故事,刘嚣还在一些类似闻字屋的文馆买了大量邸报和资闻,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文馆的生意简直好到爆炸,馆内人挤人,馆外还排着长队。

  邸报相当于包罗万象的报纸,资闻则是有针对性的情报,和其他城邦一样,每家文馆编撰的信息各不相同,还有类似社评这样的内容。

  大部分都是昆仑一族在各线战场的情况,也有对姜辞弑君的讨论,还有对第二次祖承战争的担忧,甚至有对人族圣裁某位裁断的口诛笔伐。

  这些来自民间的信息,让刘嚣大开眼界,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这场战乱。

  之前,他的信息都来源于兮玥,她所得到的情报不能说完全准确,但也几乎八九不离十,而兮玥属于中立立场,只关心结果和结果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或是一些关键人物重要关系之类的。

  而这一张张邸报,才真正能将人代入战争之中。

  它们关注每一场战争的局势发展,每一个战时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或悲情人物,每一个隐藏在背后的阴谋,甚至细到军略师的某些计策,强者的发挥,物资价值的涨幅,战兽在实战中的表现,等等等等

  想想也是,在地球,两场世界大战,之后过了几十上百年,还有无数人在琢磨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数不清的战争电影陆续上映,生怕还有什么没有剖析到的精彩桥段。

  关于十二祖承的篇幅也很大,达米亚、印卡、奥萨、昆仑、隆伯、都灵、雅弗、哈鲁迪、塞姆、希波、海耶、尼安德这十二位人祖,除了昆仑之外几乎都被扒了出来,并且将大量名声在外的强者对号入座,最后得出的结论也让人瞠目结舌。

  如果十二祖承的纯脉强者人族复兴十七条,那确实没人族圣裁什么事了。

  刘嚣还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

  就是西首城要不要公开支持承天,甚至重回昆仑大家族的讨论。

  每份邸报上几乎都有相关内容,支持承天的多,但认为要重回昆仑的少,这也侧面反应了西首人的态度。

  城内的仙游台需要星纹认身,让刘嚣放弃了走捷径的想法,寻了一处小山,在内部定下锚点后,便继续西行之路,进入眺海山脉。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