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翰林学生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一辈子。”

  刘慧明忙谦虚道,“我一白丁如何能做两榜进士的老师?”

  方以智不依不饶道,“先生天纵奇才,弟子难望项背,请先生一定收下弟子。”

  刘慧明尴尬不已,见田维胜在一边傻笑,喝道,“你笑个大猪蹄子,还不把方修撰扶起来。”

  田维胜忙收起笑脸,伸手就要去扶他,却被他拒绝了,“先生不收下弟子,弟子就长跪不起。”

  刘慧明无奈,只得从了。

  大明现在局势危急,他急需打造自己的团队,但朝堂上以中老年人居多,这些人个个都是官油子,早没了情怀,眼中只有利益,刘慧明想拉拢他们是在太难了。

  因此,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就是把目光瞄准年轻官员,方以智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首先他是和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并称的复社四公子,在江南士林名头很响。但他与其他三人又不同,四人中只有他考中了进士,身份自然要高贵许多。

  其次这人还很年轻,现年不过三十三岁,只比刘慧明大两三岁。朝堂内还有一个年轻官员也符合这个条件,他就是龚鼎孳了,只是他崇祯七年就中了进士,到现在为止已经做了十年官了,考虑到他在历史上的表现,刘慧明直接把他PASS掉了。

  方以智是上一科的进士,到现在不过才做了三年的官,而且他做的是翰林修撰这样的清贵闲官,翰林院类似后世的党校和国史院的结合体,算不上真正的权力中心,他的情怀应该还有一些。

  第三,他学识丰富,不是浪得虚名,从他流传后世的著作来看,他不仅精通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之学,还对近年来传入中国的西洋之学很感兴趣,算得上中西贯通,只是后来因为改朝换代他那些的研究成果没有流传下来,否则绝对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启蒙人物;

  第四,这货很有骨气,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他敢去崇祯墓前痛哭祭奠,这事被流贼知道后,就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让他投降认错,但这人骨头很硬,被打得露出骨头了都不肯降;李自成败走以后,他就回到了南方抗清,清军把他抓了,鉴于他的铁骨铮铮,清方也不想杀他,就在他面前放一把刀和一套清朝的官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把刀,可以说是一个又香又硬的人物。

  “先说好,我可不会教你四书五经!”等方以智重新站起来,刘慧明便开始打预防针了,掰着手指头道,“理工农医、文史哲艺、经管法教我都会一些,但都不是很精通,只能把你领进门,剩下的就得你自己去想了。”

  他话一出口,方以智就震惊了,这些学科有些他听都听过,更别说精通了,一时弄不明白他是在谦虚还是在炫耀,忙拱手道,“先生教诲,学生定当牢记。”

  “啊,好!”刘慧明见他一直站着,便招呼道,“你坐下啊!”

  方以智忙道,“先生在,无弟子之座。”

  “我们不兴那一套!”刘慧明说了几遍,他才在椅子上的一角坐下,即便如此,仍然显得局促不安。

  刘慧明道,“我现在很忙,你若想学习,可以随时来我府上,只要我能抽出时间,一定会把我所学倾囊相授。”

  方以智心里欢喜至极,再次躬身拜谢,“弟子一定常来聆听教诲。”

  方以智走后,刘慧明来到后堂,见陈沅早已准备好了晚膳,便大喇喇地往凳子上一坐,嚷道,“啊呀,这个方以智太厉害了,搞得我筋疲力尽,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太烧脑了,今天不知道干掉了我多少脑细胞。”

  陈沅不知什么是脑细胞,只得敷衍地答道,“老爷不是收了他为弟子吗?能收一个翰林做学生,可不得了呢。”

  刘慧明心道你不就是想说我一个白丁收了翰林当学生已经是荣幸了吗?

  以后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真本事!

  吃过饭,刘慧明在二进的院子里挑了一个小院,让家丁改造成一个学堂,布置几间教室,为以后迎接新生做准备,他要把自己的半灌水学问传之后世。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