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4章 至公党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至公党

  倪元璐顿了顿,接着说道,“今日咱们就议一议咱们这个党的执政挈领。”

  能成为政党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党纲”、组织架构、党纪以及明确的领导人。因此,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结党之风,比如唐朝的牛党和李党、宋朝的洛党和蜀党、天启朝的东林党和阉党,但它们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政治团体,根本不能称为政党。

  这些知识倪元璐自然是不知道的,刘慧明上次一提出来他就入了迷,经过一天的消化,终于把它们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倪元璐讲完了党纲的重要性,便让在场的众人集思广益。

  赵光抃是个火爆脾气,倪元璐刚说完他就接过话题,大声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们既然已结党,确实应该定一个挈领,老夫以为当以轻徭薄赋、人民安居乐业为治国之目标。”

  傅山虽然名气很大,毕竟人还很年轻,城府也不是很深,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道,“学生以为,当以清理田亩为主,百姓失田加之天灾人祸,才是饥民四起之根源。另外,治吏也是重中之重。”

  翰林院检讨汪伟也发言道,“当以均田均赋为纲,大明田亩过度集中,赋税压在大量无地的百姓身上,不仅造成百姓负担沉重,也造成朝廷税源枯竭。”

  大明官场惯例,翰林院一般都是从新科进士中遴选,汪伟却是个特例,他早在崇祯元年就中了进士,早年一直在地方任职。崇祯十一年,皇帝以“国家多故,朝臣词苑起家,儒缓不习吏事,无以理纷御变,改旧例,择知推治行卓绝者入翰林。”汪伟因为在地方上卓有政绩,被推举为翰林院检讨。

  但他运气不好,刚入京老母就病逝了,他不得不回想守制。三年后还朝时崇祯还没忘了他,不仅照例让他入翰林院,还加了个东宫讲官的头衔。因此他和前几天刘慧明见到的方拱乾一样,都是太子朱慈烺的老师。

  虽然都是太子的老师,但两人的人品却却大不同,历史上的方拱乾先投降李自成,又投降多尔衮,最后因为操纵科举考试被顺治皇帝流放宁古塔,一路上还恬不知耻地吟诗作词,附弄风雅。

  汪伟就要刚烈多了,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贡献成天四府,他就向朝廷上《江防绸缪疏》,提出防守南京的战略:“贼自北来,淮安为要;自上游来,九江为要;御淮所以御江,守九江所以守金陵也。”

  后来,李自成突入山西和河北,真定和保定相继陷落,他又心急如焚地上疏,“亟遣大僚守畿郡。都中城守,文自内阁,武自公侯伯以下,各率子弟画地守。庶民统以绅士,家自为守。而京军分番巡徼,以待勤王之师。”

  最终李自成攻破北京,他感觉大势已去,便回到寓所交代后事,他对续弦夫人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