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安答战争”(下)_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不但被迫放弃了之前的征税特权,还得倒交码头和航道的租金。

  这种情况下,大都一个码头几个月的收入,瞬间涌入一个塞尔维亚乡下领地,后者就毫无疑问地直接“撑爆”了。而太后,实际上在不定时地依次爆破各个领地。

  曾经,这里是个独立的区域,旁边的希腊、保加利亚地区久经战火,也早不是什么富裕地方。而且,贵族们统治下,乡间的人员和商品流动非常缓慢,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很大。

  但紫帐汗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们不但稳定了领地,让大都确实有了自己口中吹嘘的“众帐之可敦”的资格,还特别喜欢到处修路。

  紫帐的军民,没事儿就会开始经营深入内陆的大道。配合环黑海的航线,让交通很快便利起来。几百年来已经习惯了分封的领主们,对此非常不适应。

  现在名义上大家臣服于罗马,又不能公开禁止其他地方的商队来,而且贵族们自己都需要从外界购买物资。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个办法。

  而更让人绝望的,不是一些幸运贵族拿到了钱,而是大部分贵族没有拿到这笔钱。

  贵族们想维持更高的独立性,让汗廷不过度引入它的秩序,那就得自己维持秩序。但当一个领主突然暴富,军力却没有增长的时候,当地这种自发的秩序,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了。

  而且,这些贵族“品味”的提高,让贵族圈子里的整体要求都跟着上升了。攀比排场是他们日常的一环,为了维持面子,就算自己没有对方的整套物件,起码也得自费买个差不多的,否则都没法对等交流了。

  至于这些多出来的花费开销,当然只能再辛苦下领民了。

  如此被太后折腾了十年,很多贵族已经要撑不住了。他们认为,虽然搞不懂怎么越拿钱越穷,但这肯定是邪恶狡猾的希腊人又在搞鬼。

  只要从帝国独立出去,不跟这个见鬼的安答玩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听说大都的塞尔维亚人正在密谋,地方贵族们也来了兴趣。

  然而,造反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领地能到行省这种规模的大贵族,早已被海伦娜太后薅没了,塞尔维亚地区也一样。如今的主力贵族,是一群受封的州、军府的首领。

  他们也并不希望大贵族回来——当初拆分大贵族的时候,他们还是助力者和受益人呢。

  而这里,也没有什么战功威望很高,或者军事能力很强的人——紫帐汗国不在乎信仰出身之类的问题,甚至不怎么看血统。只要有军功,在那边能提升的极快。有这个本事的人,早去大都当大官人,享大富贵了。谁还惦念着这点烂地。

  除非,他们能开除比紫帐汗国更高的价码:比如,邀请人家来当实权国王,这倒是比军团长待遇更好,理论上有吸引来高级人才的可能了。

  但是,大家造反的目的,就是维持领地独立。造反前,要被实权大汗管;造反后,还要被实权国王管。那这反,不就白造了么?

  至于有名无实的国王名号……

  紫帐汗国连共治皇帝都能滥发,搞的法国人都想来捐一个。真比拼名号,人家随便找个希腊学者,现场就能诌一个天兄听了都脸红的夸张名号出来。乡下贵族们奉上的空头称号,谁稀罕啊。

  至于为什么强调乡下,是因为贵族们拉不来城市的支持。

  当地大城贝尔格莱德,就坚决不参加造反。

  紫帐汗国带来了更好的陶炉工艺,还给了他们大量的军队订单。此外,汗廷还说,今后各个城市的专业官员,是可以互相升调的,也就是说在贝尔格莱德表现优异的市政官,可以直接调到君士坦丁堡去——那这还造个屁的反。

  城里的市民,本来就瞧不起周围这些天天拦路抢劫、破坏贸易的泥腿子贵族,如今更是不想搭理他们。

  市议会对贵族代表说,罗马人把路免费修过来,市民们正感恩戴德呢。建议他们好自为之,不要违背效忠誓言。

  同时,市长立刻派亲信,带着举报信赶往大都,准备先刷个印象分,为自己升职打基础。也是贵族们对此早有准备,就知道这货肯定要告发,提前安排人手,拦截了信使,才没让叛乱直接失败。

  请收藏:https://m.shenye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